南岭村的“守夜人”与“聆听者”: 迎接归家居民,守护心理健康

读特​记者 李剑南 通讯员 史维
2020-02-23 21:30
摘要

"当一个人的付出被看到、情绪被理解,他才会冷静下来,重获力量投入到生活和工作中,也才会有力量看见他人的需要、理解他人。"

随着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这个周末,南岭村社区迎来居民返深高峰,负责接待湖北返深居民入住健康驿站的工作人员的工作节奏更加紧张。从 22 号晚上 9 点开始,南岭村社区工作站副站长张明辉、社区网格站站长邓惠强一个晚上连续接待了 7 户居民入住健康驿站,整夜都没有合眼。

▲ 22 日晚,刚刚从外地回到南岭村社区的居民。

尽管刚刚回到深圳,但健康驿站对于这些居民来说并不陌生。"社区很早就打电话问我们的情况了。"居民王先生说,在社区的联系群里,工作人员每天都会发送最新的相关信息,居民们有什么问题,不管多晚都是很快就回复。接到公司复工的消息,王先生也马上将自己返深的时间、方式告知社区,"在健康驿站检测,没问题再回家,这样大家都放心。"

"这一班创纪录了。"南岭村社区党委书记张育彪说。连日来社区疫情防控不松劲,不仅要做好返深居民的核酸检测、居家隔离等工作,还要确保辖区工厂企业疫情防控措施执行到位,有序复工复产。"我们的工作人员马不停蹄,连续作战,就是为了尽全力保证社区每户家庭的正常生活。"

为更好地服务居民,2 月 7 日起,南岭村社区就开通了心理热线,为居民提供情绪疏导、情感支持等服务,与居民并肩作战,抗击疫情。连日来,心理咨询师不仅帮助居民排解压力,缓解居民在疫情期间出现精神困惑和消极情绪,更为一线防疫工作者由于疫情压力等引发的心理波动提供支持。

▲心理咨询师童惜恩。

热线刚开通,心理咨询师童惜恩就接到了这样一个来电:一位从事一线工作的居民电话求助,情绪十分激动。这位居民在疫情防控工作中遇到了对自己工作不理解的言行,无处排解,非常委屈。在一个多小时的沟通中,童惜恩用心倾听,充分肯定了来访者的积极付出,也帮这位来访者分析,所服务的对象可能也面临着很大的压力,被压力带到了情绪的边缘,才忽视了其他人的感受。"那我把热线也多给到一些人吧,或许大家都有需要。"咨询结束前,感受到认可、释放了压力的来访者说。

"当一个人的付出被看到、情绪被理解,他才会冷静下来,重获力量投入到生活和工作中,也才会有力量看见他人的需要、理解他人。"童惜恩说。

在接下来的疫情防控期间,南岭村社区将继续推行心理咨询服务,为社区居民筑起抗击疫情的心理防线。

(深圳晚报供稿)

编辑 庄思嘉

(作者:读特​记者 李剑南 通讯员 史维)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