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李忠旺,是深圳市龙华区一名党员教师,党龄 13.5 年。今天 2 月 20 日,是我下沉民强社区第 17 天。战线很长,疲态渐显,还好全国新确诊人数 16 连降、深圳连续两天零新增,我们备受鼓舞。
今天的主要工作是做好隔离人员管理,登门送米油果蔬,询问了解身心状况,帮送快递扔垃圾。因为隔离人员都是密切接触者,或近日从"重疫区"返深人员,因此大家多了几份谨慎甚至焦虑。同行的有社区网格员,还有其他党员同志、青年先锋,爬完楼梯大家护目镜里边全是雾,天热雨衣捂得全身是汗,因为戴着口罩,我们彼此不认识,只知道对方名字,但透过同样坚毅的眼神,我们达成默契,入户时按规定动作相互协作、熟练操作。
有着同样坚毅的还有那个极为特殊的人群——隔离人员,带着潜在风险的他们,或担心害怕,或焦躁不安,因为隔离,他们活动区域受限、生活多有不便,但通过网络了解的疫情动态和防控知识,让他们更加理性看待隔离,而在工作人员的宽慰、帮助下,他们大多保持乐观、状态饱满,在我们上门时他们传递回来的更多是信心与感激。
来社区以来,我接触了医生、民警、社工、下沉党员干部,虽并肩作战这么久,但大多叫不出名字,或仅知道名字对不上号,或能打上照面却不知道彼此长相。大家调侃说,虽然在一个战壕里战斗过,以后街上碰到,保不准还认不出彼此。
我想,正是因为这种默契,这种协作,这种坚毅,我们更有信心战胜疫情,让师生重返学堂,生活回归平常 ......
(深圳晚报供稿)
编辑 庄思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