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你怎么会在这里?”福田区教师志愿者下沉社区抗击疫情

晶报记者 吴佳丽
2022-01-14 22:00
摘要

“同心抗疫,有召必应!”为应对新一轮疫情,1月8日起,福田区教育局前后共派出3批教师志愿者奔赴全区10个街道,下沉社区,以昂扬的战斗姿态积极投入疫情防控一线,以实际行动诠释志愿者的责任与担当

“同心抗疫,有召必应!”为应对新一轮疫情,1月8日起,福田区教育局前后共派出3批教师志愿者奔赴全区10个街道,下沉社区,以昂扬的战斗姿态积极投入疫情防控一线,以实际行动诠释志愿者的责任与担当。

截至1月14日,第1、2批志愿者累计120余人,第3批已征集1000余人,在街道的统一部署下为社区提供便民服务、协助维持秩序、做政策解释等疫情防控相关志愿服务工作,成为疫情防控战场上一道亮丽风景线。

“回到家已凌晨3点”

“您好!我是街道派来的志愿者,负责登记测核酸情况……”随着开门声响起的这句话,来自福田区园岭小学的教师志愿者刘晋一个晚上已经说过300多次。根据实际需要,部分志愿者的工作任务是夜晚逐户上门统计核酸检测情况、提醒未做核酸检测的逐户及时检测,他们谓之为“扫楼”。夜色中,楼层里穿梭的红马甲在灯光的映照下分外鲜艳。

这项工作虽然难度不大,但很考验志愿者们的耐心。百花片区密度大,部分楼宇布局复杂,个别街坊戒备心重,配合度不高,为“扫楼”增加了工作量。刘晋说:“有同事回到家已凌晨3点多了。希望能早日战胜疫情。”他在朋友圈写道:穿梭楼道之间,感受人间百态——全力配合的,充分理解的,心存质疑的……面对疫情,一个个努力协作的个体,才能共同筑起防控抗疫的城墙。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深圳必胜!

“我在抗疫一线,看到了我的老师”

“王老师,你怎么在这里呀?”在熙攘的核酸检测排队人群中,隔着口罩和蓝色防护服,一位小女孩还是认出了这位耐心细致为市民讲解操作流程的志愿者。“经常能碰到我的学生和家长来做核酸检测。”新沙小学教师志愿者王艳茹说。看到自己的老师成为志愿者,孩子们既自豪又兴奋,这何尝不是另一种方式的言传身教?

1997年出生的王艳茹入职仅一学期,是第一次参加抗疫志愿服务,已经在嘉州富苑广场核酸检测点连续服务一周了。由于第一轮核酸检测人数多,加之市民对采样流程尚不清楚,每个人几乎都需要帮助引导扫码填写信息,工作量很大。作为第一批志愿者,王艳茹第一天从早上9点工作到晚上8点,连续工作了11个小时,充分发挥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作为一名党员,又是年轻教师,就应该要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做更多对社会有益的事。一些年长的同事也积极踊跃报名参加抗疫志愿服务,给了我们新教师很大的鼓舞。”

“站得了三尺讲台,上得了抗疫一线”

1月13日,来自福田区80所学校的第3批志愿者1000余人已集结完毕。14日上午已有250余人接到任务,下沉至福田区十个街道,协助社区维护现场秩序、现场导引、人员登记等工作。繁重的期末工作刚刚结束,还没来得及彻底放松,老师们就走下三尺讲台,变身为“红马甲”“绿色使者”,为一线医护人员提供支持,用实际行动为疫情防控工作构筑坚实的屏障。

“虽然很辛苦,但学校同事们经常在工作群里加油鼓劲,感觉特别温暖;这两天,越来越多同事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相信我们众志成城,一定会战胜疫情。”这是志愿者的心声,更是所有福田教育工作者的心声。

(来源:晶报APP)

实习编辑 江茜 审核 汪新林 

(作者:晶报记者 吴佳丽)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