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来自各行各业,却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母亲。她们中有资深媒体人,有企业白领,因为孩子,她们选择改变,用自己的方式为深圳教育进行母亲式探索。记者选取了三位深圳母亲代表,听她们讲述这种惠己及人的努力。
晓莫
创办绘本馆 推动亲子阅读
喜阅馆馆长晓莫。
晓莫,这个在深圳生活了20年的锡伯族女子,曾是媒体资深记者,如今又自称“斜杠中年”,既是自由撰稿人,又做大量亲子阅读、自然教育的推动。
说起与亲子阅读的渊源,这个家有两宝的妈妈可谓如数家珍。
晓莫告诉记者,女儿从9岁开始睡前阅读半小时,到了儿子出生后,睡前故事从六个月就开始了。也是在孩子们成长过程中,她渐渐涉猎更多育儿理论和课程。不断的学习中,她萌生了开家绘本馆的想法。
想法落地总是困难重重。经过8个月寻找场地,机缘巧合,2013年,晓莫的绘本馆最终落户南山区华侨城创意园,并有个好听的名字:喜阅馆。
创业的艰辛让晓莫始料未及——普遍对绘本馆认知不多,遭遇不愿花钱消费只想占便宜的家长群体,收费不被认同,耗尽心血选购的书籍被一键网上下单等问题,初涉商海的晓莫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也开始思考绘本馆是否可以存在合理的商业生存空间。
如何让绘本馆所选绘本独一无二?如何让家长真心愿意消费?如何用家长更愿意接受的方式推动经营?晓莫尝试主题分类法对馆内绘本进行分类,方便适应不同年龄段、不同阅读经验的孩子;同时,晓莫和同事们积极开拓手工课,以思维导图模式开发绘本创想的延展课程,希望让更多的家庭从中受益。
今年,因租约到期,目前的喜阅馆搬迁到一个社区内,缩小规模,调整了经营模式,还能走多远,她说她也不知道。晓莫说,“这段经历从商业上看是失败的,但至少是一种探索和觉醒。我不会停止在亲子阅读方面的一己之力,也希望更多家长加入亲子阅读的行列,成为受益者和推动者。”
陈佩
传播生活美学 推崇自由绘画
自由绘画,快乐表达,是陈佩眼中理想的绘画启蒙。
毕业于湖南工艺美术学院的陈佩没有想过,孩子的到来让她的生活从此变得如此不同——
在大型外资企业工作近10年后,成为两个孩子母亲的陈佩选择了辞职。“因为顾不上,也想尝试着一点改变。”
全职妈妈的工作并不轻松,自幼学习美术追求与众不同的陈佩想给生活添点甜。于是,女儿青稞儿很小就开始了涂鸦,而代价就是她必须付出更多的清洁时间。
逐渐地,女儿慢慢长大,身边的小伙伴也喜欢和女儿一起涂鸦,于是陈佩当起了孩子们的启蒙老师。陈佩告诉记者,最初就是孩子们喜欢画画,有条件的家长就特意留出一间阳光屋让孩子们一起画。结果,每天都是笑声不断,创意满满。
孩子们的喜欢,家长们的认同,这段经历让陈佩有了开个绘画启蒙机构的想法。2015年,陈佩就近租了个面积80余平方米的画室,针对低幼儿童进行绘画启蒙。在这家名为麻豆·绘启蒙的画室里,陈佩坚持“只要会执笔,就会画画,我们要做的是给孩子在幼年种下一颗‘美’的种子,通过自由绘画的形式,愉悦孩子内心,丰富孩子的视界,引导孩子学会思考,观察,探索的能力,保护孩子与生俱来的想像力与创造力。”
而这种看似有些另类的坚持,却收获了孩子们无与伦比的绘画作品。“在这些作品中,没有世俗的优劣标准,我能通过绘画看见孩子自己。而在过去很多年,我和同行们的绘画中,我们能模仿任何人的作品,唯独无法创作属于自己的。实际上,我只是尽我所能在纠错。”
幸运的是,陈佩的做法得到昔日美院导师的肯定,而她的大学舍友果子妈也和她成了同道中人,致力于儿童绘画培养和推广。而走到今天,她最感激的依然是孩子。
徐辉
坚持自我完善 打造全家共读环境
朋友眼中的徐辉,是个不折不扣的“好学妈”。曾任携程旅行网华南区公关总监的她,在2014年辞职后,变成一名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儿童心理学研究生。
徐辉告诉记者,因为对孩子的世界太感兴趣,也因为想更好地陪伴孩子一起成长,所以她一直坚持学习。因此,她不仅在读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的儿童心理学课程,而且也热衷学习健脑操、触康健、运动发育等一系列肌动学课程。
喜欢阅读,享受阅读的徐辉,也带着女儿欣言开启了亲子阅读。“从两岁开始,我们几乎每天都在看各种绘本,每天都一起讲讲故事。现在她9岁了,阅读早已经成为她生活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今年寒假时,徐辉和丈夫带着女儿去新西兰留学;暑期时,徐辉全家一起参加了国学夏令营。全家共同学习,让徐辉感觉很棒。
热爱学习,愿意分享,是徐辉更闪亮的性格标签。她将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一一记录,通过微信群的微课堂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人。而正是这种薪火相传,让更多年轻父母少走了弯路,多了些从容和淡定。
徐辉告诉记者,没想到,辞职之后的生活变得更忙了。坚持自我学习的她还是盐田区外国语小学的家委会成员,在她看来,“不管是在微信上分享心得,带给他人一些思考和启发;还是在学校做义工,帮助孩子们安全过马路,都是一种帮助。力所能及帮助他人,就是快乐人生。”
编辑 波塞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