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上午,宝安区举行2016年第四季度集中启动新开工项目暨沙井街道清平古墟及周边环境整治项目开工仪式,区委书记黄敏出席仪式并宣布项目开工。区长姚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志彪,区政协主席邓桂洪,区领导蔡英权、赵俊平、文维出席仪式。
据悉,宝安区2016年第四季度将集中开工项目共计50个,总投资158亿元。其中生态环境类项目17个,总投资42亿元,包括尖岗山-大井山生态公园、下角山公园、新圳河景观提升等;社会民生类项目11个,总投资18亿元,包括海城小学、石岩小学改扩建,塘头小学扩建、荣根学校扩建等;基础设施类项目18个,总投资21亿元,包括海秀路新建工程二期、沙井道路网修缮、新玉路综合改造、沙井清平古墟及周边环境整治等;城市更新类(含产业转型升级)项目4个,总投资77亿元,包括西乡街道超材料产业集聚区城市更新等。这些项目的集中开工和陆续建成,有利于改善社会民生、提升城市功能、促进转型发展、增强城市发展后劲,对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进一步拉动全区经济增长、促进宝安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现代化国际化滨海宝安、创新型产业名城、宜业宜居活力之区走好第一步具有重要意义。在开工仪式上,同时启动了沙井街道清平古墟及周边环境整治工程。清平古墟是沙井的一个标志性建筑群,对其进行保护和提升是建设“古韵沙井”的重要抓手,项目占地面积共4.7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为建设范围内广安当铺、桥头商铺、新桥粮仓、桥头碉楼等文物的修缮,沿街建筑物外立面刷新改造,景观建筑及景观绿化工程,停车场工程,绿道木栈桥,给排水、电力通信及照明等,总投资5345万元。
继沙井街道品质社区项目开工后,沙井清平古墟等7个项目集中开工,标志着沙井“十大”工程进入全面开工阶段,街道发展战略吹响了号角。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深圳绝无仅有的、闹中取静的、极具历史文化底蕴的人文景观,将极大地改善片区的生活环境,为沙井居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调研清平古墟提升工程时,区领导听取了沙井7个历史人文挖掘提升工程的汇报。黄敏强调,实施宝安区的历史人文发掘提升工程刻不容缓,我们必须要有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及时保护宝安的历史人文和建筑,这对提振宝安的士气、提升宝安的竞争力、吸引人才有着重要意义。在建设工程中要注意保持建筑原有的风格风貌,把蚝文化当做沙井的一张闪亮的名片,把沙井保护历史文物和建筑的做法作为全区的样板。黄敏要求,尽快召集各界专家为工程项目把脉,为沙井清平古墟等7个历史发掘提升工程再做一次评审,力求建设当中保持古老建筑的历史风格风貌。
姚任指出,沙井的历史建筑是有故事的历史文化,在建设当中要注意体现历史的文脉与传承,要对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物进行抢救性的开发和保护。姚任要求,沙井街道要把沙井的古墟、文物等古韵元素贯穿城市规划建设,传承沙井历史文脉,激发古韵沙井新魅力,让老百姓认可、参与和传承。
来源 宝安日报
编辑 波塞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