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中作乐——湖北疫区严防死守下农村自给自足的生活
读特记者 汪新林 文/图
2020-02-19 17:31

截至2月18日,湖北省咸宁市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832例。为筑牢疫情防控的最强防线,近期咸宁各市县相继推出了强力举措,防御指数不断升级。以湖北咸宁市崇阳县为例,在继全县关停电梯之后,又启用了“交通信号红灯24小时亮起”的举措,还封闭了部分加油站。自2月18日起,为响应全省的大排查,咸宁各市县开展了逐门逐户的体温测量工作,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的对象,并重点排查感冒、咳嗽、腹泻的人员。2月18日零时起,咸宁市统一对外流动人员进行控管,公安机关对全市进行24小时巡查外流人员,一经发现无证外出人员对其实施教育及拘留。            

在此严防死守下,湖北疫区人们的生活保障成了全国人民最关心的话题。经过了十几天的封闭式生活,目前大部门的城镇居民餐桌上出现了显著的变化:菜的数量越来越少,肉也逐渐看不见了。“一天吃两顿饭,已经一个星期没吃上肉了!”湖北咸宁崇阳县五里界村的余老伯每餐开饭时都有些苦恼,过年的腊肉吃完了,晒的干萝卜丝、干豆荚也吃完了,现在田里的萝卜白菜还有一些,但如果疫情防控还要延长估计连萝卜白菜都要吃光了。            

当地政府意识到居民的生活保障问题,自2月17日起在继县城之后,在崇阳各村镇也开设了生活必须品供应点,以提供蔬菜、水果为主,在肉菜、口罩等紧缺物资的供应上也在陆续加大力度,以确保供应充足。国家和政府的帮助,让村民们吃了定心丸。            

包粽子。            

香甜的南瓜。            

过水的腌菜。            

菜地。            

从山上拾到的柴火。            

为了配合国家和政府的防疫行动,村民们利用农村的资源和优势,也积极行动起来。年近七旬的余老伯,正是采用“靠山吃山,开展生产自救”的应对,苦中作乐,并自得其乐。抗疫期间,他守护好自家的菜园子,菜地里有当季的萝卜、白菜、菜苔、榨菜等蔬菜。这些蔬菜在余老伯的精心料理下,长势喜人。去年储存下来的冬瓜、南瓜等,原来是准备用来喂猪的,现在全部用来当菜吃。以前从不吃的榨菜叶子用来过水做成腌菜。为了调节口味,余老伯带领家人上山采摘粽叶包起了粽子,让家人们提前过了端午节。面对煤气的紧缺,余老伯上山捡起了柴火,开启了烧火做饭的传统农家生活。很多村民像余老伯一样,在疫情严防的日子里始终抱着乐观的心态重拾过去的农活,并吃上了久违的农家老式菜,他们从苦中找到了生活的乐趣。        

编辑 张克    

(作者:读特记者 汪新林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