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党旗飘 | “四心”践初心,西丽街道勠力同心战疫进行时

读特​记者 马琳洁
2020-02-17 21:50
摘要

西丽街道坚持送服务上门,送关爱上门,为复产复工企业解决实际困难、给居家隔离人员实实在在的关怀。以"甘心、贴心、细心、暖心"的工作方式为辖区企业、群众带去温暖,在大战中践行初心使命,确保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

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为把疫情对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西丽街道坚持送服务上门,送关爱上门,为复产复工企业解决实际困难、给居家隔离人员实实在在的关怀。以"甘心、贴心、细心、暖心"的工作方式为辖区企业、群众带去温暖,在大战中践行初心使命,确保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

"甘心"奉献勇当先锋,做好社区的"守门员、服务员、督导员"

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西丽街道涌现出了许多战疫先锋,他们冲锋在前、投身一线为疫情防控战役贡献力量。

"您好,麻烦明天帮我买一斤五花肉,还有三斤米,一颗大白菜 …… "每天傍晚时候,麻磡社区党委书记张好燕微信都会收到自己所负责的居家观察居民发来的购买清单。"好的,明天送到"不论是一斤米还是一个快递,她都会回复"好的"并加一个笑脸。第二天一大早,她会去超市购买物品,然后一一送到居民家中。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张好燕亲自包干 12 名隔离人员,亲自上门排查,亲自送餐送物,回收垃圾。经常一个上午都在社区的路上奔跑着。有人提议为何不一次多购置些物品,这样可省时省力。"居家观察怕居民有情绪、他们所提需求我们都会尽量满足,这个时候工作人员就是他们的保姆",张好燕说,只有生活得到保障,他们才能放心在家接受观察,社区党委工作才能做到位。此外,为了让滞留老家的疫情发生地住户能安心配合国家疫情防控工作,麻磡社区梳理出这部分名单,股份公司房东对其减免一个月租金。

"我是党员我先上" ,带头冲在"疫"线

2 月 4 日,丽城社区辖区的汉庭优佳酒店一位住客被确诊为新冠肺炎病例,丽城社区党委副书记、副站长谢伟宽得到消息后迅速反应,第一时间掌握患者在酒店的活动轨迹,对接触者进行隔离,正式启动汉庭优佳酒店隔离程序,同时由街道执法队第一时间对酒店全楼层进行全面消杀,及时稳控住了局面。但由于汉庭优佳酒店所在楼栋无物业管理服务,隔离人员的生活保障和医疗垃圾出现无人服务的状况,对后续隔离工作的顺利开展形成巨大的难度。特别是原保洁公司得知酒店出现疫情后,不愿意再进入清运垃圾,而街道执法队由于人手不足,需要第二天才能上门清理,本来就窝在酒店担心又害怕的隔离人员更显得无助,出现抵触情绪。面对工作人员紧缺、隔离服务人员未能及时到位的情况下,身为党员干部的谢伟宽秉持着"我是党员我先上"的热血精神,决定自己亲自上阵,在做好防护措施后,进入汉庭优佳酒店提供口罩、手套、酒精的生活保障和收集垃圾服务。谢伟宽从 1 月 26 日开始工作到现在,中午、晚上都在加班工作,一天也没休息过,一直负责最苦最累最危险的" 3 人小组"上门排查工作,还积极配合社区书记做好物业小区管控、数据报送等大量工作,但他从不不计较个人得失,总是出现在抗疫工作的最前沿。

一线党旗飘,老党员书写忠诚与担当

自广东省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以后,西丽街道松坪山社区五个党支部召开会议,发动党员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倡议发出后,除了中青年党员踊跃参与,80 岁的老党员也报名参加。社区党委最终从安全等方面综合考虑,社区接受 28 名 60 岁以下身体条件较好的党员参与宣传、测温、跟踪等防疫工作,让老党员先锋队成为社区一道暖心的风景。魏训建就是其中一员,他 1955 年 4 月出生,1978 年入党,现为西丽街道松坪山社区党委下属第四居民党支部书记。他不仅是一位老党员,而且还患有慢阻肺,需要每天服药控制病情。就是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魏训建依然主动投身于疫情防控工作,组织支部党员积极参加疫情防控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到松坪村小区每栋楼门口处张贴关于防疫的宣传资料和配合小区物业测量体温。他说:" 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就是共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之时,没有什么困难是解决不了的!"

"贴心"做好服务保障

居家隔离缺跑腿,社区派人当"保姆"

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重点地区来深或有密切接触人员须采取 14 天居家隔离,出现确诊病例的住宅楼单元一律实行 14 天的硬隔离。为了给居家隔离人员实实在在的关怀,消除他们的顾虑,社区坚持送爱上门,为居家隔离人员提供生活物资,确保其隔离期间生活所需得到充分保障。各社区一是建立居家隔离体温监测群,让居家隔离住户每日自行测量体温上报,同时安排"三人小组"逐户上门,张贴居家隔离温馨提示卡,为家中未有测温器的住户检测体温。二是主动为居家隔离住户提供配送、代购服务,保障居家隔离住户的日常生活需求。安排专门工作人员与居家隔离人员对接,帮助居家隔离人员购买生活必需品,并且送货上门,真正做到"足不出户"又能及时保障生活。

留仙社区南 A 区 3 栋 B 单元出现确诊病例后,社区按照要求对该楼栋进行硬隔离。社区党委书记胡俊玲第一时间加入该楼栋微信群,通过微信及电话联系解决居民群众的困难。深大总医院、港大医院 2 名一线医生居住在该楼栋,其中一名医生是科室主要负责人,是抗疫一线的医务人员,实行硬隔离对该单位影响很大,胡俊玲马上请示上级,经街道、区同意后,由社区联系医务人员居住的酒店,安排 2 名医生到兰兹酒店居住。

居住在该单元的一居民小孩刚满月,身体不舒服,通过微信向社区书记反映。胡俊玲咨询医生后,及时到药店买药安排工作人员送到居民家中,宝宝第二天身体恢复正常。确诊病例的邻居身体感觉不适,社区拨打 120 将其接走,胡俊玲每天通过微信了解病情。定期问候。隔离楼栋里面有一户肝移植后的居民,需定期到医院开抗排斥药,胡俊玲千叮咛万嘱咐,要其做好防护后到医院开药。日常工作中,胡俊玲始终要求社区工作人员,在居家隔离服务工作上要做得细之又细,要为居民提供细致入微的服务,通过暧心、贴心的服务让居家隔离的居民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

企业复产缺工人,社区牵线当"红娘"

2 月 5 日,随着最后一批货顺利出厂,深圳乐普智能终于交货 1 万多台红外额温计,它们将驰援医院、交通卡口、口岸、社区等防疫最前线。这源于除夕前一天就开始的复工复产。1 月 23 日,面对快速升级的疫情,乐普医疗董事长蒲忠杰临时向下属企业乐普智能布置一个任务:捐赠一批急需的医用红外额温计,驰援武汉。"我们是医疗设备企业,战疫当中,不能缺席!"然而,工厂已放假,工人已回家,原料供应商也停产的情况下,短时间复工复产谈何容易!

企业的困难转到了街道社区,很快就有了回应。西丽街道阳光社区书记翁开焕、社区工作站主任何呈举、社区警务室温志辉主动"当红娘",联系了两家劳务公司,针对不同工种的需求匹配岗位,每天动态供应 10 到 60 名工人,两班倒 24 小时生产。因为是临时召集人员,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公司技术总监、额温计项目经理、生产经理,都在生产一线轮流盯班。"社区办事真的很给力,尽管是临时招聘,来的都是熟手,我们和劳务公司的合作协议都没有签,人员就都安排上岗了",武明说。经过全力生产,1 月 26 日,第一批 2000 台红外额温计通过快递发往湖北最急需的 15 家医院。

2 月 2 日,随着防疫工作的深入和复工复产带来的返工潮,深圳市政府开始通知企业严格遵守复工时间。红外额温计属于此次疫情防控的必需物资,一接到通知,武明就开始向社区工作何呈举站长咨询复工的相关资料的准备,半小时后何呈举就紧急将"复工申请表格"用微信发给她。而对于"第一次填这个表"的武明来说很多项目都存在困难,"工人健康情况怎么填写,没有填过这种特殊的表格,一直到凌晨 12 时,站长还在回答我的问题,我都不好意思了。" 3 日一早,武明带着表格来到阳光社区工作站,"没想到西丽街道企业服务科的负责人也在。"事实上,他们早就在此等候,现场指导企业完善了资料,当场将资料带回街道并上报南山区工信局。下午 6 时社区工作站就将工信局复工申请的盖章回函给到企业,"整个过程就是 1 天不到,这个复工申请对我来说,可以说是光速了。"关键时刻,高效的运作体制成为最坚实的保障。

"细心"关怀构筑和谐

为帮助居家隔离人员调节情绪、安顿身心,街道还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公益心理咨询活动。阳光社区推出了"抗击疫情,从心开始"系列心理咨询公益活动,重点面向医学观察隔离人员,分为"心灵守护热线、心灵守护宝典视频、心灵守护直播、心灵守护语音辅导和心灵守护测评"五个系列。5 名心理咨询师与社区 52 名接受医学隔离观察人员以线上方式建立了联系,引导接受医学隔离观察人员正确调节情绪和安顿身心,调整心态,正确预防和面对疫情。心理咨询师首先通过电话方式取得联系,然后添加微信,建立一对一辅导,通过微信语音方式与隔离人员进行畅聊,了解隔离人员反馈回来的状态,再有针对性的发送例如蝴蝶拍安心法、葡萄干练习等视频宝典让其练习,缓解隔离人员的焦虑心情;待隔离人员心情得到舒缓后,心理咨询师再通过视频直播帮助其重新建立生活信心,最后再由咨询师进行心理测评,完成心理重建。某企业隔离人员在微信留言:"我在阳光企航公寓隔离这段时间,阳光社康中心的医生、护士每天给我量体温,还给我送体温计、口罩、酒精。阳光社区工作站的工作人员,担心隔离期间我会无聊、压抑,担心我有什么顾虑,专门派心理医生开导我,安慰我,帮忙解决我的难处和需求。对此我非常感动。我要深深感谢深圳市、南山区政府领导对我的关心,感谢阳光社康中心、社区工作站对我的帮助 …… "

"暖心"服务关爱老人

在疫情防护期间,空巢独居高龄老人最需要关注。曙光社区特别关爱空巢独居高龄老年人,安排社工每日电话访问了解特殊老年人群体的需求事项,并对其身体状况、生活状态及个人家庭信息做好记录,同时提供送菜上门的服务,在上门时宣导疫情防控要点及居家防护知识,从而更好地为社区空巢独居老人群体服务,为他们的安全保驾护航。社区工作人员通过每日电话访问的方式,陪老年人聊聊天,关爱老年人的生活起居,缓解其孤独感,提升其幸福感,成了辖区特殊老年人群体的心理"稳定剂"。社区 91 岁老人陈少春长期由儿子照顾,近期因儿子发烧在家隔离,老人面临无人照顾的困境。社区得知后立即安排工作人员进行探视,为老人送去生活物资,并及时协调老人家属前来照顾。面对社区工作人员无微不至的关心,陈少春老人感动地说:"有你们真好!谢谢你们时刻记挂着我!我身体还好,你们工作人员也要多保重!"

(深圳晚报供稿)

编辑 庄思嘉

(作者:读特​记者 马琳洁)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