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她的足迹遍及万丰每个角落

读特记者 柯季 实习记者 阳敏
2020-02-13 16:26
摘要

48岁的陈惠珍是宝安区新桥街道万丰社区党委副书记、工作站副站长,这样高强度的作息时间,她持续了半个多月,每天奔走在社区的每个角落,细致又辛苦的做着各项工作。

随着开工潮到来,返深人员越来越多,卡点检疫工作压力和居家隔离监管压力也随之加大。但面对这一切,陈惠珍表示有信心:相信一切都会有柳暗花明的时候,社区、国家一定能一起打赢疫情战!

晚上11点多,巡查完最后一个点,陈惠珍拖着疲倦的身体往回走。“明天开始,深圳有强暴雨,防汛和防疫一个都不能落下。”她在电话里沙哑地用语音布置着工作。“说不累,那是假的,但现在真的顾不上抱怨了。你知道原来这条路上很繁华,深夜都会有很多店铺还开着门;可如今,冷冷清清,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早日让一切恢复起来,社区也热闹起来。”

48岁的陈惠珍是宝安区新桥街道万丰社区党委副书记、工作站副站长,这样高强度的作息时间,她持续了半个多月,每天奔走在社区的每个角落,细致又辛苦的做着各项工作。“在基层工作了20多年,我知道这个时候最需要人。”陈惠珍说。

所言非虚,陈惠珍所在的万丰社区占地面积3.6平方公里,城中村即旧村就有出租屋2413栋,辖区常住人口达11万人,户籍居民3000多人。其中,湖北户籍居住万丰在册登记的共7441人,留深人员1749人。截止至2月12日下午6时,万丰社区建立台账1832人,正在隔离917人,解除隔离915人,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成功劝阻推迟返深约4860人。

数据的背后,是陈惠珍和同事们每天忙而不乱地布置和督促各个小区的排查、摸底、消杀、服务等工作。连续高强度的工作让她声音沙哑、身体不适,但她从不抱怨,从不感到委屈,仍然坚持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目前,万丰社区防控措施严格按照“五个100%”,执行“十个一律”,强力落实“四个重点”,社区内旧村3个、住宅小区16个、工业园区12个均有设置检测卡口点,安排人员24小时值守。所在的宝安区新桥街道挂点领导和社区党委班子成员包片包点,按7大网格划分,责任到人。

“每天早上一到办公室,第一件事就是收集昨晚各检疫卡点的值班情况,重点是登记台账,安排内勤分类后及时将人员台账分拨到网格站,由七个责任网格第一时间逐一落实居家隔离措施,并建立居家医院观察台账。”陈惠珍在忙完这件事之后,迅速与网格站负责人沟通,了解掌握居家隔离人员的体温上报收集情况和生活服务跟进情况,存在那些问题,有什么困难,及时协调解决。

与此同时,她已经马不停蹄到各检疫卡口现场巡查,了解各检疫点执勤情况,查询卡点口是否按上级的规范要求落实到位,并及时协调解决各卡点存在的问题。

压力的峰值在2月2日达到第一个峰值。

自2月2日辖区荣泰园有确诊感染病例后,先后B6、B4栋共119户396人被实际居家医学硬隔离。“开始很多住户不理解、不情愿,甚至不配合。于是,社区党委组建抗疫突击队和党员先锋岗,由社区党委、工作站、执法队、街道下沉工作人员党员组成,街道挂点领导亲自挂帅,大家逐家逐户做思想工作。为了保障楼栋住户每日生活需求,社区党委还成立‘居家隔离人员生活服务组’,全程为他们提供代购、生活指引和垃圾处理等服务。工作量虽大、难、险,但我们都一一克服了。努力换来成效,目前,荣泰园小区总体平稳,居民自觉配合做好防控工作,大家也没有发现恐慌等不稳定因素,很让人欣慰。”

随着开工潮到来,返深人员越来越多,卡点检疫工作压力和居家隔离监管压力也随之加大。但面对这一切,陈惠珍表示有信心:相信一切都会有柳暗花明的时候,社区、国家一定能一起打赢疫情战!

(晶报供稿)

编辑 杨飘

(作者:读特记者 柯季 实习记者 阳敏)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