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汕合作区举行首届生态修复增殖放流暨休渔放鱼活动

​深圳特区报记者 石义胜 林捷兴 通讯员 程泉
2021-07-02 10:47
摘要

在海洋渔业专家的指导下,60万尾黑鲷鱼苗、350万尾斑节对虾虾苗通过放流槽顺利下海安家

6月30日,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简称“深汕合作区”)首届生态修复增殖放流暨休渔放鱼活动在小漠国际物流港举行。在海洋渔业专家的指导下,60万尾黑鲷鱼苗、350万尾斑节对虾虾苗通过放流槽顺利下海安家。

据悉,此次活动由区农业农村海洋渔业局、广东盐田港深汕港口投资有限公司联合开展,旨在通过补充一定数量的鱼虾贝类渔业资源,与海洋建立一种新平衡。

区农业农村海洋渔业局表示,人工增殖放流的方式不仅有利于恢复区域海域鱼虾种群数量、优化海洋生物种群结构,保持生态平衡,促进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和海洋休养生息,也是实现人与生态和谐、经济与民生双赢的重要手段。

广东盐田港深汕港口投资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秉承绿色发展的理念,一如既往地支持和参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用爱心守护深汕合作区的碧海蓝天,用实际行动助力海洋治理与保护,为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作出新贡献。

深圳市渔业服务和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区党政办、市生态环境局深汕管理局、小漠镇以及鲘门镇相关单位参加活动。

(原标题《深汕合作区举行首届生态修复增殖放流暨休渔放鱼活动  》)

编辑 编辑-高原(客户端)审读 吴剑林审核 特区报-王雯,特区报-张雪松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石义胜 林捷兴 通讯员 程泉)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