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揭秘永乐大帝缘何怒杀三千佳丽

记者 耿伟
2016-03-11 06:24
摘要

中国宫廷小说的惯常路数,是描写皇帝弄权无情,嫔妃争宠阴冷。

中国宫廷小说的惯常路数,是描写皇帝弄权无情,嫔妃争宠阴冷。但笔者翻阅后宫小说却发现,一部描写明朝朱棣的《永乐大帝之倾城赋》,则跳出老套逻辑,透过特定境遇再现了朱棣和嫔妃如何共赴危难的一幕幕动人故事。

《永乐大帝之倾城赋》书图片

     

作者江红透过明朝宫廷的丰厚史料,讲述了这位马上皇帝征草原、伐漠北、肃吏治、顺民心的韬略,尤其是那一首首动情的诗赋,让人津津有味地读下去:

在太子朱标、秦王朱樉、晋王朱棡先后离世后,明太祖朱元璋为何未将江山传给军事实力和藩王尊序居首的朱棣,而是传位给皇长孙朱允炆?

面对新帝朱允炆准奏谋臣黄子澄削藩急谏,朱棣部队被调离,皇家大军压境,燕王缘何胆敢"靖难"抗命,1402 年 6 月攻入南京,夺取皇位登基?

朱棣如何使铁产量超过整个欧洲?如何依仗冶炼业成为第一强国,甚至吸引文莱、菲律宾国王来中国求学?

朱棣是个有许多故事的帝王。他五次征伐草原,是唯一到达漠北的大帝;他疏通大运河,成为史上首个定都北京的汉人皇帝;他组织编撰达 3.7 亿字的《永乐大典》;更令世界震惊的是郑和下西洋,可谓"治隆唐宋",这也是康熙皇帝在朱棣圣德碑上留下的顶级评价。

可以说,这部小说贯穿了民族复兴的主题。譬如描绘朱棣视火药火器为征战首选;下令御倭寇无需报奏,来了就打;官者为民,忠君报国,贪腐必除;免除天下未垦荒田额;正信仰,儒、释、道三教兼长并存,天下永固。

有关朱棣的海量笔伐史料,遮蔽了人们的视线,也湮没了朱棣那些凄美的嫔妃故事。朱棣生命中的四个挚爱美人,史料查有徐皇后、王氏和权氏。第四个说是徐皇后小妹徐妙锦,拒嫁姐夫出家为尼,也传为朱棣在江湖离奇偶遇的红颜知己,被作者用大量篇幅描绘成于菲。

朱棣发妻徐氏,闺名徐妙云,是开国大将徐达长女,文武双全。朱棣率兵"靖难"南进,北平突然被围,她组织妇女巧筑冰城,以万人寡力顶住李景隆五十万骄兵,直拼到朱棣凯旋。朱棣登基后,徐皇后著《梦感佛说第一希有大功德经》,教化天下女子,她堪称古代十大贤后之首。可惜,其因病去世,仅46岁。

于菲,清纯可人,轻功非凡。朱棣每逢难题烦恼,于菲现身则一扫愁容,化解危机。于菲去世,朱棣从朝鲜选得权氏,模样性情酷似于菲转世。权妃深晓朱棣心思,常仿于菲语调捧箫轻吹,打动朱棣。

权妃猝死,谣传染毒,朱棣冲冠一怒,杀三千佳丽,既暴露其爱恨分裂的双重性情,也反衬朱棣对权妃的极端宠爱。

书中权贤妃托梦请朱棣集注《金刚般若波罗密经》,以求"六百年后执经相遇。"则是将传奇史料融入文学描写,也是对宫廷小说的一种颠覆。

朱棣嫔妃的故事,也有宫女丁香蛊惑利用兰妃等冲突场面,但都是为朱棣清除内乱、辅助皇帝治国兴邦的主线铺路。

全书上、下两部,以《易》之乾卦得名《潜龙勿用》、《见龙在田》、《贞龙乾乾》、《跃龙在渊》、《飞龙在天》、《亢龙有悔》,排序六卷、八十五章。上部述说朱棣北平就藩根基深厚,下部讲述朱棣"靖难"重整山河。

该小说不仅文采华丽,诗赋亦佳,作品中诗情词赋数量达几百首,其他小说的确少见,不失为作品之亮点。

作者江红的想象力让人钦佩,许多情节既有逻辑依据又让人出乎意料。该小说集言情、励志、偶像、武打、玄幻、史实于一体,演绎朱棣双重性格和皇权双刃意味,牵引读者仿佛穿越遥远帝国:一代君王和身后嫔妃于生离死别中抗争命运的悲欢图景。

编辑 颜沁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