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涌办事处三天完成36个“城中村”全面围合 返深人员实现全面管控

读特记者 张连城 通讯员 张莉
2020-02-04 20:47
摘要

经过三个日夜的连续奋战,截至2月3日晚,葵涌办事处出动711名街道、社区工作人员,筹集700个铁马和数百米长的建筑围板,完成了5个社区36个“城中村”的全面围合,有效管控171个路口,辖区防控疫情工作实现了从“被动排查”向“主动防控”的根本转变。据统计,围合行动共封堵开放式路口130条,设置卡点41个,实现对新增疫情发生地返深人员的全部排查和实时动态管理。

葵涌办事处共有9个社区,其中5个社区居民全部居住在分散的“城中村”中,尽管各社区前期完成了“村不漏户、户不漏人”全面排查,但随着返深潮的到来,出租屋密集、流动人口众多、管理格局开放的“城中村”,依然存在着种种风险。2月1日,葵涌党工委针对高源、三溪、葵丰、葵涌、葵新等5个社区特点,启动实施了“5+36”围合简易方案,办事处建设部门与5个社区36个“城中村”干部组成若干个小组,采取“社区大围合、‘城中村’布卡点”的方法,挂图作战,全面围合。

在这次统一围合行动中,街道建设部门与各社区各司其职,一边建设,一边通过微信群等方式将围合的信息告知辖区居民,并印发2000余张宣传单,派出宣传车逐个“城中村”进行广播宣传,取得广大辖区群众的支持。同时,调集筹措700个铁马和数百米建筑围板、41个帐篷,搭建围墙,设置护栏,建立卡点。在应急物资紧缺的情况下,卡点工作人员自备棉大衣和防护用品,辖区老党员、群众主动报名参加,在设卡实行24小时三班值守。很多辖区居民还给卡点人员送来早饭和矿泉水和供热水。

记者在位于坪西路西侧的葵丰社区看到,丰树山路、葵政路等进出社区的主要道路,都设置了用帐篷搭建的检查点,4名身穿红马甲的工作人员分别负责进出车辆的检查、测温、登记、录入等工作;进入社区的楼群中的小路全部用铁马围栏,并安排专人把守。葵丰社区党委书记李建荣告诉记者,“社区外实现封闭围合,社区内‘城中村’间相对阻隔保持畅通。”葵丰社区面积6.2平方公里,共有65个进出口,社区内共有12个“城中村”,并且村村相连。实行围合后,封闭路口54个,设置检查点和卡口11个,“城中村”之间也均设立卡点。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对于返深人员,除了录入个人身份、来深地、工作企业、租住房屋等信息,还要同时向企业、出租屋房主核实,并将来深人员移交居民小组、企业实行动态管理,保证每一名返深人员登录在册,实时动态管理。

据葵涌街道党工委主要负责人介绍,党工委利借助葵涌“政务运行指挥平台”,发挥近2000个摄像头作用,实现辖区9个社区全部“城中村”的三级围合监控,同时,党工委已经制定了突发事件的应对预案,最短时间内实现对辖区全部路口防控的调整。  

记者了解到,葵涌办事处的另外4个社区,在防控疫情前均实现围合管理,其中坝光社区是整体搬迁的新村,物业管理规范;官湖、土洋、溪涌等社区完成园区式建设。

编辑 赵偲容

(作者:读特记者 张连城 通讯员 张莉)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