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华(左一)和社康医生上门对住户进行体温检测、手机轨迹排查。
疫情发生以来,深圳许多在一线工作的网格员义无反顾冲到战疫一线,为疫情防控工作贡献了“网格力量”。这其中,一些人已为人父母,一些人放弃回乡过节,还有并肩奋战的“夫妻档”……这些人有着不同的背景,经历着不同的状况,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着不同的难题,但他们的目标都是一致的:全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确保辖区居民生命健康安全。
梅沙街道社区网格管理员李云、吴海燕:
“夫妻档”坚守在战疫一线
“自己小心一点,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你也是,疫情不除我们不退,大家都要平平安安的。”开始一天繁重的工作前,李云和吴海燕夫妇总会互相激励对方。他们都是盐田区梅沙街道社区网格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疫情发生后,这对网格员“夫妻档”迅速进入战斗状态,坚守在抗击疫情一线。
迅速摸排网格内相关人员信息、到疫情发生地返深人员家中了解情况、协同各单位掌握人员动态、通过各种方式开展疫情宣传工作……李云和吴海燕每天连轴转地忙碌,以最快速度落实“不漏一户、不漏一人”的排查工作,为社区有效防控疫情贡献一份力量。
“我主要负责大梅沙社区,我爱人负责东海岸社区。有时候分头忙起来顾不上照看两个孩子,只能抓住工作间隙通过视频跟孩子简短交代几句,然后继续奋战。”李云告诉深晚记者,对网格员家庭来说,有一种幸福就是并肩作战、守卫平安。
目前,梅沙街道辖区内尚未发现疑似病例。
大浪街道社区网格管理员朱华:
利用网格管理优势做好防控
“我这里有一名疫情发生地户籍的住户昨晚体温有异常,请尽快上门检测 。”2月2日一早,龙华区大浪街道龙胜社区网格组组长朱华接到辖区业主电话后,立刻上门联系社康医生,一起到龙胜新村B区某栋入户排查疑似疫情感染住户但某、张某的具体情况。经当场体温检测,两人体温均低于37.3℃,体征无异常。朱华吊着的心才终于放下。
自疫情发生以来,作为社区网格组组长,朱华放弃假期,和其他社区一线网格员一起,充分发挥网格管理优势,利用人熟、地熟和网格大数据的优势,实行24小时监控,对外来人员认真排查,并深入社区城中村,上门入户宣传防护知识,确保辖区居民生命健康安全。
燕罗街道社区网格管理员杨展韬:
在战疫一线奋战很累但很值得
1993年出生的杨展韬,现担任燕罗街道罗田社区网格巡查中队副中队长。从岁末年初排查整治到春节留守巡查,他始终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目前已连续投入工作17天。
罗田社区现有城中村2654栋,辖区人口为4.9万人,罗田社区居住着来自疫情发生地区居民4344人,其中疫情重点地区居民为78人。核查居民离深、返深动态的工作量很大,每天上午,杨展韬都与燕罗的其他网格员挨家挨户开展来深、返深居民登记核查工作,下午协助做好居民居家医学观察。
1月24日15时许,杨展韬到罗中路北区核查时,发现一位居民有发热症状。经过一番询问,得知这位居民于1月23日下午从疫情发生地来到深圳市,杨展韬上报有关部门。后来,该居民及时送医检查,确认该症状不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并得到了及时的治疗。“我想这是我过得最‘苦’却最有意义的一个大年三十,虽然很累但是很值得,我会继续奋战在防疫一线的。”杨展韬说。
园山街道社区网格管理员林乔涛
始终奔波在战疫一线
连日来,在防控疫情一线,龙岗区园山街道全体网格员们第一时间行动起来,全力投入到这场防控疫情阻击战中。
该街道保安社区网格管理服务站网格组长林乔涛,在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严格要求自我,任劳任怨,始终奋战在网格第一线,他连续多个晚上加班,就为第一时间组织好网格员上门排查,掌握疫情发生地来深人员身体状况及行踪。1月24日1时许,林乔涛接到群众反映,辖区内有疫情发生地人员入住,引发小区群众不安。林乔涛第一时间联同物业工作人员上门进行情况排查,对4名入住人员测量体温,同时,提醒入住人员要做好14天居家观察,有发热等情况,要第一时间联系网格员。
莲塘街道社区网格管理员黄建英:
每日电话了解居民离深情况
今年45岁的罗湖区莲塘街道莲塘社区工作站支部党员黄建英,作为莲塘村的小区网格员,负责该片区1500人的人员跟踪和社区登记,通过日常上门、电话沟通等方式,及时掌握居民离深情况。
对离深的40名疫情发生地户籍人员,她有针对性地坚持每天电话回访跟进核实回深进展,对留在莲塘村的居民进行常态跟踪,掌握他们的身体状况,有异常的及时登记上报,让社康人员和防控小组及时上门检查身体,建议他们不要出门,自我观察。
“我们每天都要打一整天的电话,有时还要上门排查”,如有电话接不到的,她就及时联系房东,让房东通知他们回深后做好社区备案,及时掌握居民动态返深情况。
坪山街道社区网格管理员李强文:
疫情防控的“侦察兵”
深晚记者采访时,坪山街道六联网格站副站长李强文正带着队员忙贴通知,提醒还未返深的居民,回深后第一时间向社区报备信息。
连日来,坪山街道不断加大疫情防控力度,正在排查辖区所有居民返乡和回深信息,除了对自疫情发生地返深人员的重点排查外,要求其他地区返深的居民也要追溯旅行路径,做到全员可控。
1月22日22时许,六联社区网格站接到疫情防控工作指令,当晚全站就行动起来了,防控疫情排查工作全面拉开。
目前,六联网格站已全部完成湖北籍人员存量信息,同时,对返深疫情发生地户籍人员进行登记在册。
福保街道社区网格管理员陈平:
护好深圳就是护好家
今年45岁的陈平,来深圳已经23年了,现在是福田区福保街道石厦社区的一名网格员。
疫情发生后,陈平和他的同事们过年都没有休息,联合社康医生和片区民警成立工作小组,对每家住户进行了详细的去向调查。“我们也会通知从疫情发生地回来的人员打电话向工作站申报,没有异常情况的就自行居家医学观察。目前我们社区回来的人大概有100个,网格员们都有在实时跟踪好居民们的身体情况。”陈平说。
陈平说,护好深圳就是护好自己的家,他会坚守一线直到战疫胜利。
玉塘街道社区网格管理员徐伟斌:
微信群联系租户减少交叉感染
光明区玉塘街道玉律社区网格站组长徐伟斌已经做了13年的网格工作。他原本和妻子计划,等1月30日带两个孩子回潮州,结果1月26日凌晨收到通知,上级指示社区马上启动疫情防控工作,徐伟斌立刻投入到防控工作中。
连日来,徐伟斌和站员走小区、城中村和工厂宿舍,逐户排查人员信息。随着返深人数增加,徐伟斌和他的同事们开始通过楼栋长在微信群发布宣传告示,联系租户掌握具体情况,在微信群用视频电话、位置共享等功能对居家医学观察人员进行随访,实时了解他们的体温数据和行踪,这样减小了交叉感染风险,也有效节约了防控资源。
(深圳晚报供稿)
编辑 赵琦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