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沉社区,并肩战“疫”!盐田区司法局助力中英街辖区疫情防控

深法宣 通讯员 杨尚
2022-03-25 16:47
摘要

盐田区司法局会继续将打赢疫情防控硬仗作为重大政治任务,认真落实各项疫情防控要求,进一步充实社区一线的防疫力量,用实际行动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辖区群众守好“第一道防线”。

疫情严峻之时,盐田区司法局第一时间迅速组织一支5人防疫小分队前往中英街辖区,支援防疫工作。志愿者们在一线熬通宵、顶烈日,与社区携手奋战,积极参与组织协调、医务观察、物资分发、垃圾清理、接听电话、送餐等各项任务,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冲锋在前,与抗疫一线的同志们并肩作战,全力保障居民的安全与健康,筑起坚固的防御堡垒。

陈娟:曙光在前,重任在肩,终会迎来春暖花开

“有医生吗?我孩子误吞宝石卡住喉咙了!”这已经不是陈娟第一次接到需要紧急救治的电话了,她一边安抚对方情绪,一边迅速联系医护人员上门处理,碰到需转医院的患者则第一时间拨打120,同时立即跟关口报备车辆及人员信息以便护送居民外出就医。

在这场疫情防控硬仗中,陈娟被分配至区中英街热线组,主要负责深入解决疫情封控期间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共克时艰,对来电群众通过共情与倾听式,安抚群众焦急情绪,并用最快速度处理群众问题。此外,为了切实满足群众所需,中英街管理局依托7个网格建立了7个居民服务微信群。除接听热线电话外,陈娟也需要在微信群中全天候跟、关、盯,精准掌握居民诉求,及时回应居民关切,确保居民需求“事事有人跟、件件有回应”。

盐田区司法局陈娟在中英街接听居民热线电话

3月6日,中英街辖区的居民小朋友们制作了手工画送给防疫人员。“天使哥哥姐姐,谢谢你们!”稚嫩的笔触将一线防疫人员画作天使,画上写着“天使每天降临,加油!”“期待春暖花开时!”“加油!必胜!”……

“非常感动,感受到了周围居民的温暖与鼓励!目前抗疫工作紧张但有序进行,我们一定能够战胜疫情!”陈娟看着居民的鼓励和小朋友们关切的绘画言语,防护服下略带疲惫的声音散发出一阵阵暖意。

中英街辖区居民给一线防疫工作者绘制手工画和留言

杨俊:主动出击,以实际行动抗牢使命

“阿姨,这几天菜够吃不?来,这是今天的菜!”年轻力壮的杨俊被安排到物资配送组,负责辖区居民的物资保障。对于老年人,杨俊总会多问一句,菜新不新鲜、够不够吃、需要什么餐点等等,事无巨细,枝叶关情。

物资保障快一秒,战“疫”胜算多一分。中英街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针对此次疫情防控,他们搭建了对接平台,保障了居民正常网购蔬菜肉食生鲜。“当天中午1点前下单,我们都可以当天下午就送上门。如果居民收到东西后发现有错漏或不满意的地方,可以在微信群里反映,我们也会及时跟平台沟通。”

中英街内多为无物业的老旧小区,且多为楼梯楼,这就意味着志愿者们必须每日爬着多层楼梯配送物资。近日气温逐渐回暖,中下午正是炎热时刻,一趟趟肩扛手提让汗水浸湿了衣服,但杨俊和其他志愿者都毫无怨言,他们不惧困难、主动迎战,穿梭于一个个街口、一层层楼道,全力保障居民的安全与健康。

盐田区司法局杨俊、丘超民在中英街为居民配送物资

郑秋琳:倾听居民诉求,解决居民问题

“因为居民随时都可能打来电话,所以我们必须保持24小时在线。”郑秋琳和陈娟一样,一起被分配到区中英街热线组。“接电话最早试过早晨六点多,最晚试过凌晨两点。我全天都会把手机铃声开到最大,生怕错过居民的来电。”提到自己的工作,郑秋琳显得非常认真。

辖区刚被封控的前几天是接听热线电话最多的时刻,几乎是话筒刚放下就又有新的来电。居民的诉求各种各样,有咨询紧急求医的、有询问家中停水如何处理的、有不知道如何买菜的、有喂养宠物等等。对此,志愿者需一一记录并回应,对于类似买菜、订菜的诉求,他们会告知居民需要在特定平台下单,对于热线组无法解决的诉求,他们则需要记录好问题、姓名、地址和电话,第一时间联系相关负责人进行协调。

提到工作中的紧急任务,令郑秋琳印象最深的还是一位孕妇。一天傍晚,她接到一位孕妇丈夫的电话,“我老婆的保胎药没有送到!快帮帮我!”当时语气十分激动着急,并没有说清前因后果。郑秋琳立马安抚并询问详细情况后得知,原来这位丈夫买的保胎药目前已送至中英街辖区关口,但因疫情封控,无法送进家庭。记录好情况后,郑秋琳立马采取行动,请示领导、再次确认药品位置、联系同事前往关口取药、转交给物资配送组……几经周折,药终于送到居民手上!“药品已收到,辛苦你们了!感谢感谢!”当晚,郑秋琳也收到了居民的感谢短信。

中英街镇内居住着许多长者,封控期间子女无法看望、照顾老人,家中便只剩一人或老两口互相扶持。因此对于独居老人的特别关照也是热线组每日的重要任务。郑秋琳总是隔天便给所有独居老人打一遍电话,一是反复告知老人们记下紧急求救电话,二是询问身体状况,三是确认三餐是否都正常收到,饭菜是否够吃,有什么特殊需求等等。不忙的时候她也会优先选择给独居老人打电话,怕老人太孤独出心理问题,需要多问候关心。

盐田区司法局郑秋琳在中英街接听居民热线电话

苏治森:大家齐心协力,全力以赴

“还是送煤气罐那次吧!我还是第一次搬运煤气罐,当时心里挺紧张的。”回想起近三周的封闭式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苏治森立马想到为居民搬运煤气罐的情况。3月7日,苏治森和杨俊接到了一项比较特殊的任务——将煤气罐送到居民家中并协助安装。“我不敢把煤气罐放在板车上运输,就只能一路从中央广场扛进居民家中了。”煤气罐属于危险物品,由于辖区疫情管控原因,煤气公司工作人员无法进入。考虑到煤气罐安全隐患问题和居民的迫切需要,中英街管理局经两天的各方协调,最终成功将煤气罐送至居民家中,解决了居民的生活问题。

因为天气闷热等原因,密闭的隔离衣及防护面罩,使苏治森经常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头晕、恶心、大汗淋漓等不适症状,即便如此,他依旧紧咬牙关,克服困难。面对这种情况,苏治森说:“虽然每天都很辛苦,但每次看到居民满意的笑容心里总会特别温暖,我会继续奋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与大家一起守护好家园!”

一线防疫人员的付出,居民们都看在眼里。微信群里,不少居民都表达了自己的感谢。有住户表示,体谅到防疫人员的辛苦,她都尽量下单买必需品,可买可不买的东西她就不买了。“现在天气也热了,他们还在一家家爬楼,确实很感动。”看到防疫人员爬楼梯配送物资照片,不少居民变得“泪点很低”,发自内心地表达感激。

盐田区司法局杨俊、苏治森在中英街为居民搬运煤气罐

丘超明:使命在肩,我感到非常自豪

“当前深圳疫情形势趋紧,作为一名防疫志愿者,是使命在肩,我感到非常自豪!”3月19号,中英街管理局又收到了企业的捐赠物资,大批量的物资一方面意味着居民的日常生活保障,另一方面也意味着物资配送组今天的工作也不太轻松了。凌晨一点多,辖区内大部分居民都已平稳入睡,丘超明却才送完最后一批物资。“累肯定会累,但听到他们一句句‘辛苦了’‘谢谢’,我觉得,值得!”丘超明脱下防护服,难掩疲倦的脸上展现着他的骄傲与自豪。

除了平时的日常物资配送,丘超明接到最多的紧急任务就是药品配送了。事关群众生命健康,自然是一分钟都不能耽搁,每每接到此类任务,丘超明都反应迅速、即刻上阵,确保药物交到居民手里,并多次询问患者身体情况后才算完成。

硬度、温度两手抓,在做好严防严控的同时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意愿,尽力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及时关怀居民的身心健康。突如其来的封控让许多居民的日常生活陷入困境,区司法局志愿者们为封闭楼栋居民贴心送去生活物资,上门看望高龄独居老人、困境儿童等特殊困难群体。封控病毒不封控爱,将高质量服务精神融入防疫志愿工作,让疫情防控与温暖同行。

盐田区司法局杨俊、苏治森和丘超明在中英街为居民配送物资

盐田区司法局会继续将打赢疫情防控硬仗作为重大政治任务,认真落实各项疫情防控要求,进一步充实社区一线的防疫力量,用实际行动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辖区群众守好“第一道防线”。

编辑 郑双喜 审核 刘杰 邹远先

(作者:深法宣 通讯员 杨尚)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