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文产融合助力罗湖经济高质量发展 (深圳梧桐)研讨会举行

读特记者 冯庆 通讯员 罗毅辉 钟林
2020-01-10 17:23
摘要

本次研讨会是首届“罗湖区东湖文化艺术展演活动”的一个环节,旨探讨在“双区驱动”大背景下,如何立足“大望梧桐山艺术小镇”,推动实现文化艺术品产业化发展助力AI特色小镇建设。

1月9日下午,创新驱动文产融合助力罗湖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圳梧桐)研讨会在罗湖区东湖街道梧桐山社区U图书馆举行。

本次研讨会是由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新经济工作委员会、深圳市罗湖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指导,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和深圳市罗湖区东湖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主办,罗湖区科学技术协会、东湖街道党群工作部、东湖街道各社区工作站及股份合作公司协办,深圳市传统艺术文化促进会、深圳众博创客空间科学技术协会承办。

本次研讨会是首届“罗湖区东湖文化艺术展演活动”的一个环节,旨探讨在“双区驱动”大背景下,如何立足“大望梧桐山艺术小镇”,推动实现文化艺术品产业化发展助力AI特色小镇建设。来自深圳大学人文学院、深圳大学传播学院、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深圳市社会科学院国际化城市研究所、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学院、国促会新经济工作委员会和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等专家学者,以及罗湖区东湖街道相关领导、社区工作站及股份公司负责人、艺术家代表及嘉宾等100余人。

与会的专家学者、艺术家结合各自的研究领域和专业优势展开了热烈研讨,专家学者们踊跃发言,纷纷献计献策,既有宏观的学术理论,也有微观的可操作举措,受到与会人员的高度认可和点赞。

深圳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生导师、哲学专家李大华围绕艺术小镇的人文景观建设和适意生活环境空间的构建,并与中外闻名艺术小镇建设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了许多独特见解;深圳大学人文学院艺术理论家、深圳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晓华就大湾区视域中的艺术小镇的构建特点进行了阐述,认为艺术小镇应具备生态特色、艺术特色、先锋智能等特点,要针对都市边地的大望梧桐山艺术小镇内艺术家的群体优势,放入国际化视野,走“国际化”路线的战略定位,经常性举办香港、澳门和深圳三地艺术家交流活动和国际性作品展览,总结发表成果,提升影响力;深圳市社会科学院国际化城市研究所研究员、博士、博士后周礼红以“把握先行示范区机遇,建设全球标杆城市”为题,重点介绍了全球标杆城市的8个指标体系,并就如何构建现代化城市治理、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教育与医疗福利全球领先、城市生态宜居等展开了论述;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学院副院长、经济旅游专业学科带头人、博士、教授石强以“基于全域旅游视野的大望梧桐山人工智能小镇规范化建设的思考”为题,从文旅融合、规划和景观等7个方面构建全域化进行了阐述,认为大望、梧桐山片区要融入全域旅游,增加景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美化小镇外观,同时要与人工智能进行有机结合,引入动漫等特色产业;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导师、深圳大学传播学院研究生导师韩湛宁从塑造故事、做活动、造品牌和传播宣传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就学习借鉴国内外成功艺术小镇案例作了比较分析。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博士、博士后吴奋生以“在‘双区驱动’大背景下,如何立足‘大望梧桐山艺术小镇’,推动实现文化艺术品产业化发展助力AI特色小镇建设”为题,以多年基层工作实践与探索,从管理学和经济学理论的角度,对特色小镇的内涵、特点、功能定位及发展模式、类型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直观的阐述,对大望梧桐山艺术小镇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发展优势、机遇与挑战等进行了分析论述,并提出了对策与建议,认为要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建设特色小镇的精神为契机,立足实际,坚持保护性开发原则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实现文化艺术品产业化发展助力AI特色小镇建设。要积极主动融入湾区经济和罗湖区“大梧桐新兴产业带”建设,升级调整规划布局,深度挖掘潜在优势资源,破解艺术小镇发展难题。

编辑 曹亮

(作者:读特记者 冯庆 通讯员 罗毅辉 钟林)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