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坪山区召开新闻发布会,区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局、坪山街道、坑梓街道、龙田街道、石井街道、马峦街道、碧岭街道等相关负责人出席。对“大兵团作战”模式,重点项目征拆情况进行了介绍。
2019年伊始,坪山区召开2019年重点项目征拆集中攻坚誓师大会,把重点项目征拆和较大面积产业空间土地整备作为区委区政府“一号工程”,以“不达目的决不罢休,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决心意志,组织动员上千名干部职工,启动了规模空前的“大兵团作战”模式,奋力书写国土空间提质增效这稿大文章,为打造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坪山提供空间保障。
空间提质增效交出新答卷
累计签约建筑物约3849栋166.78万平方米(含框架协议),超额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土地整备任务,其中地铁签约1336栋60.90万平方米,签约率99.25%;整备较大产业空间土地面积0.58平方公里,对应已释放2.5平方公里,年前将再整备土地1.45平方公里,全年将累计整备土地2.03平方公里,共形成释放约4.8平方公里的较大面积产业空间。
深圳市面向全球推介
35块共计30平方公里产业用地,坪山区占了4块,总面积达到3.96平方公里,在深圳市域范围内排名第三,令人瞩目。
土地整备打造“坪山样板”
坪山区坚持以改革思维推进政策创新、机制优化、流程再造,并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贴合坪山实际的土地整备政策“组合拳”,努力为全市国土空间提质增效探索可复制推广的先行经验。
创新建立的“先整备后统筹”机制,将政府用地整备和社区利益统筹有机结合起来,有效缩短土地整备利益统筹项目周期,实现了“政府用地早供地,集体利益有统筹,业主权益有保障”的多方共赢,成为解决土地整备疑难杂症的“利器”,进一步擦亮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综合试点“金字招牌”。
创新实施的“先整备后统筹”为主导、房屋征收为辅助的土地整备模式,使实施对象可自主选择“先整备后统筹”方式或参照房屋征收补偿标准方式获得补偿。该模式可以有效解决以往房屋征收补偿或“先整备后统筹”单一补偿的方式下,因权利人身份、房屋建成时间等条件不同所造成的补偿差异,可合理满足权利人的多元诉求,极大地提高了土地整备谈判效率。
创新实施的土地整备奖励递减机制,在不突破现有政策前提下,按签约时间先后,以递减原则给予权利人不同等级奖励,充分调动了权利人配合签约的积极性,既不让“老实人吃亏”,又打消“钉子户”不切实际的利益预期,收到很好的效果。
优化流程打造的“并联实施机制”,打破原有测绘、评估、确权等串联运行的常规流程,由相关职能部门驻点征拆一线,实现部分程序“串联转并联”,最大限度压缩工作时间。实施该机制后,权属核查由原来约2周压缩至3天内完成,签约全流程由原来2-3个月压缩至20天以内,打造了房屋签约“坪山20”样板。
产业空间保障争创新成绩
一是统筹运用多种手段,保障重大项目征拆任务和集中连片产业供给。借助“大兵团”联合作战工作体系和“先整备后统筹”为主导、房屋征收为辅助的土地整备模式,全力推进较大面积产业空间土地整备工作,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在坪山高新区基础之上开展碧岭、龙田北产业空间研究工作,预计通过城市更新或土地整备方式完成市0.9平方公里较大面积产业空间任务,为大批新兴产业、高科技、先进制造业等项目落地提供空间保障。
二是借助片区统筹模式,靶向城市更新项目加快重点区域规划建设。一方面有序推进坪山老城片区马西盐盘等更新项目单元规划审查,深入开展燕子湖、碧岭、坑梓老中心区等新片区统筹研究,重点推进村田科技等“工改工”更新项目单元规划审查,可规划增加优质产业空间约90万平方米。另一方面加大新项目储备力度,结合城市更新“十四五”规划和片区统筹规划,以保障产业空间为切入点,依靠片区统筹、利益统筹、时序统筹等方式,有序推进城市更新项目计划一批、规划一批、实施一批、筹备一批,为产业发展腾挪、重大项目和民生工程落地提供用地保障,撬动坪山城区建设均衡发展。
体制机制创新开启新里程
开展土地整备廉政风险防控体系研究
通过全面梳理房屋征收和土地整备利益统筹项目在计划立项、补偿标准、实施方案、规划研究、签约征拆等全流程节点,编制形成土地整备廉政风险全流程控制图,对风险节点进行预先警示、提前设防,保障土地整备工作廉洁高效推进。
探索建立政府主导下的土地整备新体制新机制
以现有利益统筹、房屋征收等土地二次开发实践经验为基础,探索政府主导、社区共享、利益均衡的土地整备新机制。由政府统一拆赔标准、安置用地规划和建设,通过快速征拆和统一建设,以货币化、物业化补偿的方式,达到政府、集体、个人利益均衡的目标。
完善土地整备利益统筹1+N文件
在现有土地整备利益统筹政策文件基础之上,加快推进规划方案编制、合作开发方引进等配套文件编制出台,进一步规范、指导利益统筹项目实施。
初心融入征拆取得新进展
坪山区坚持“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把变迁留存在城市记忆里”,把公共利益、集体利益和群众利益高度统一起来。
一是始终站在群众的利益角度思考问题、推动工作,以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的工作举措赢得群众理解支持。比如,迅速研究并妥善解决了房屋征拆学位保留问题,为权利人解决了后顾之忧。
二是特别注重建立专项档案,广泛收集征拆影像、市民群众口述史等资料,并计划打造“坪山记忆”陈列馆,真实记录坪山大开发大建设的变迁历程、党员干部拼搏奋斗的精彩瞬间和市民群众参与配合的感人场景。
编辑 刘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