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规划建设9条自行车通道

记者 徐兴东
2016-03-07 17:05
摘要

。“十三五”期间我市将借鉴香港、新加坡经验,打造完善连续、舒适、便捷的慢行系统,建设“可行走”的城市,引导中短距离小汽车出行由步行和自行车方式替代。

自行车

与建地铁开公交等重大公交服务提升项目相比,完善慢行系统更需要细致的规划和耐心的实施。“十三五”期间深圳市将借鉴香港、新加坡经验,打造完善连续、舒适、便捷的慢行系统,建设“可行走”的城市,引导中短距离小汽车出行由步行和自行车方式替代。3月6日深圳特区报刊发的福田中心区慢行系统不完善的现象也将明显改善,交通部门将联合福田区政府共同改善,推进二层连廊、自行车专用道的建设。

据了解,我市已经选定福田中心区作为试点片区,优先开展慢行系统再造的规划建设工作。福田中心区现状出行总量约为93万人次/日,其中慢行出行总量约为11.2万人次/日,占全部出行方式的12%;自行车出行总量约为2.8万人次/日,占全部出行方式的3%。

针对福田中心区慢行系统存在的问题,深圳市已经从轨道慢行接驳、中短距离出行、立体步行系统和慢行休闲系统等四个方面拟定了规划策略。

首先是在民田路、金田路、福中一路、福华路等道路建设步行通道18条,通过交叉口窄点设计、人行过街抬高、对角过街设计及风雨连廊设置等措施,改善慢行系统;

其次,针对人流密集地区设置特色步行系统,主要为结合南侧中现有中轴平台规划完善约6.0公里的空中连廊系统,周末封闭中心书城、少年宫周边道路,形成周末行人优先区;

第三是规划设置自行车主要出行通道,对外自行车通道主要包括梅丽路-新洲路、中康路-莲花路-彩田路、莲花路和红荔路等4条通道,内部自行车通道主要包括福中路、福华路、民田路、益田路和金田路等5条道路;最后还将完善福田中心区慢行休闲系统,利用既有绿道建成联系中心区四大公园及内部居住区的休闲通道

 

编辑 张妙红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