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至14日,深圳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蛇口边检站组织爱心企业家赴广西三江县开展“‘同心·侗行’边检扶贫+巾帼公益三江行”活动,通过走访学校、捐建学校设施、慰问贫困学生等多种形式,帮扶困难学校、家庭,关爱贫困学生成长,取得显著成效。
此前,该站文艺宣传队员、女民警杨俊参加深圳边检总站举办的“三江党旗红—文化下乡医疗巡诊”活动,深受贫困学生感染和触动,并在返回深圳后积极向身边群众宣传总站扶贫工作,主动联系爱心女企业家寻求扶贫资源。她和女企业家讲述贫困学生的故事,告诉她们“贫困村的小学没有厕所,小学生需要在山林里上厕所”、“那里的学生特别想知道深圳到底大不大,汉堡到底好不好吃”,用真实平淡的话语道出了贫困学生的艰辛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深深触动了3名爱心女企业家。她们表示愿意帮扶贫困学生,解决乡村脱贫实际困难,并主动报名加入蛇口边检站 “边检扶贫+巾帼公益三江行”工作组,前往三江县同乐乡开展为期4天的考察帮扶公益活动。
改善学校基础设施。扶贫先扶智,哪里最需要,就从哪里帮扶。11月12日上午,工作组根据前期掌握情况,前往扶贫第一站归美村小学,为该校解决缺少公厕问题。考虑到学生安全和学校长远发展,工作组带领爱心企业家实地察看、多次协调,计划捐资88200元在学校内建设旱厕,并与归美村村委协商旱厕选址捐建事宜。当天下午,爱心企业家在走访高岜村小学时了解到学校阅览室陈旧失修的情况后,当即表示愿意出资帮助该校修缮阅览室。
开展爱心捐赠活动。工作组先后走访归美小学、高岜小学、七团小学等3所贫困村小学,为孩子们送去了文具、彩笔、篮球、羽毛球、跳绳等文体学习用品,总价值约5000余元。一位爱心企业家现场演示了智能机器人教学功能,孩子们跟着机器人朗读英语、高唱歌曲,满心欢喜。该爱心企业家还表示要向贫困小学捐赠一批机器人辅助教学。期间,工作组与校领导进行了座谈,了解掌握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情况,协调爱心企业家与贫困学生开展一对一帮扶,扶贫扶智,阻断贫困现象代际传递。
慰问贫困学生家庭。工作组实地走访了6名贫困学生家庭,给贫困学生送去了物质上的关怀,鼓励他们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鼓励孩子们自强自立、发愤图强!贫困学生的真实家庭情况也深深地触动了爱心企业家,她们通过微信朋友圈平台发布爱心公益呼吁,得到了更多社会爱心人士的关心和捐助,大家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捐款100元至5000元不等,当场为4户贫困家庭捐助现金12000余元,社会的善举温暖了贫困学生及在场每一位群众的心。
特困家庭精准帮扶。在走访慰问贫困学生家庭中,工作组发现有一户家庭贫困情况特别严重,可以说是真正的“家徒四壁”。原计划建设的两层楼房因家中父亲去世,也只能中途停工,母亲独自带着三个小孩挤在没有窗、没有水、没有床的一楼毛坯房中生活。工作组积极与在深爱心企业协调,出资1万余元帮助该特困家庭买床、通水、修缮楼梯间、安装窗户及围墙,解决了基本生活保障问题。
推进侗绣产业帮扶。侗族刺绣是侗族特有的传统技艺,具有悠久的历史,被列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集纺织、印染、剪纸、刺绣于一体的传统工艺。近年来,三江县同乐乡大力推动侗绣技艺传承和产业发展,乐观估计经培训的绣娘每年可人均增收6000元到7000元,但侗绣仍属于小众产业,纯手工制作,耗时长,产量低,经济效益低下,市场推广困难。
工作组掌握这一情况后,先后于11月11日前往同乐乡驻县侗绣展示基地,调研侗绣文化、侗绣产品的种类、产量、价格等情况;于11月13日下午走访同乐乡政府,与乡领导、侗绣产业带头人座谈,研究帮扶推进同乐乡发展侗绣产业,并实地考察多家侗绣工作室。爱心企业家对侗绣作品十分感兴趣,希望批量采购绣品,用作馈赠亲友、合作伙伴和员工的伴手礼,并通过自身影响力帮助销售绣品,让三江县的绣娘们走出困境、脱贫致富。
在返回深圳的火车上的短短三小时,爱心企业家和工作组成员一刻没有停歇,通过微信接龙,帮助归美村销售了滞销的2980斤红薯,价值14940元,让爱心公益落到实处,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11月26日,工作组意外收到两名七团小学贫困学生来信,感谢边检民警和爱心人士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们解决燃眉之急,表示一定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各界的关心关爱。
编辑 周宏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