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盐田区政府组织召开排水管理进小区动员部署会。记者从会上获悉,目前盐田区已完成小区排水管渠专营权授权工作,将有效解决排水管理“最后一公里”,全力推进公共排水管网全覆盖精细化管理。盐田在排水管理和污水治理方面成效显著,不仅率先实现排水管理进小区,打造排水管理精细化示范标杆,多条河流稳定达到Ⅲ类水且部分河流稳定提升到Ⅱ类水,还建成一批具有影响力和示范效应的海绵城市精品项目。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历届区委、区政府对水环境治理的高度重视。多年来,盐田区在水环境治理方面开拓争先、深耕细作,通过建立排水精细化管理机制、推动治水提质不断升级、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打造高质量、高水平、高标准水环境。
未来,盐田区还将不断满足辖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营造最优良的地表水环境,全力打造民生幸福标杆,支撑盐田加快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滨海城区,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贡献盐田力量。
打造排水管理精细化示范标杆
在排水管理方面,盐田区大胆创新、深耕细作,逐步建立起排水精细化管理机制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真正做到从源头到排口全流程系统化监管,不放过任何一个“死角”,打造排水管理精细化示范标杆。这套机制既强调监管、重视服务又充分发挥智能科技、共建共治的合力,有力推动排水管理进小区,助力辖区率先实现污水零直排。
为掌握精确情况,盐田区水务局委托技术单位对全区排水户开展普查建档工作,在全市率先实现辖区排水户100%一户一档信息化动态管理。此外,盐田水务局不忘初心、服务至上,通过努力使得全区“三产”排水户实现100%纳管,80%以上持证排水。
同时,引入水务工程档案“EIM”系统,提高水污染治理工程资料收集的完整性、时效性和系统性,借助“盐田智慧水务”供排水全过程智能监管系统,逐步实现供排水“预防、溯源、管控”全过程智慧化监管。不仅如此,盐田区全区污水处理设施、市政及城中村雨污水管网、16条排水暗涵(河)已由市水务集团公司统一管理,基本实现全区排水设施“厂网河”一体化、专业化管理。
在全市率先实现排水管理进小区
在此基础上,盐田区将排水管理进小区,作为解决排水管理“最后一公里”的有效措施,在全市率先实现全区公共排水管网全覆盖精细化管理。“排水管理进小区”是指由政府出资,委托专业排水公司对小区公共排水管网进行专业化运营。这是盐田区实施的一项长期重大利民措施,将解决长期困扰小区排水设施管理不善、雨污重新混流症结,切实减轻业主、物业排水设施维管费用。
近期,该项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盐田区将全辖区建筑小区排水管网专营权,授予专业排水公司专业运维并签订运管合同,同时开展具体接收工作。在多方努力下,目前盐田区已经率先在全市实现排水管理进小区,逐步完成辖区排水管网专业化运管全覆盖,真正增进辖区民生福祉,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为让排水管理进小区等工作成果得到巩固,盐田区组建1480余人的义务护河志愿服务队,在辖区19个社区持续开展系列治水、爱水、护水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辖区群众依法排水、保护水环境意识。还充分利用民意通、盐田区碳币平台,调动市民参与的积极性,将“人人治水,人人享水”的水文化理念植入民心,实现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美好水生态环境。
在20日举行的部署会上,市水务局领导、区水务局及各大机关单位相关负责人,市水务集团盐田分公司员工,以及各社区工作站、小区物业单位及业委会负责人出席。在今年仅剩的时间内,盐田区将坚决完成建筑小区排水设施移交接管工作,并在明年汛期前完成清淤。
“三大法宝”让治水提质不断升级
据了解,在优化升级排水管理的同时,盐田区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治水提质工作的各项部署要求,把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通过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加快建立治水管水长效机制,推动全区水环境持续稳定向好。
在治水提质方面,盐田区创造性地孕育出“系统治水、生态活水、科学管水”三大法宝,在决战决胜水污染治理的同时,全力打造一流水环境并探索精细化治水新模式。目前辖区各水库、河流、湖泊水质保持优良,所有河流水质均达到或优于地表水Ⅲ类标准,盐田河、沙头角河多个月份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
在休闲碧道方面,盐田区充分依托辖区丰富的山、水、林、湖、草资源优势,按照“一河一库一特色,一山一水一主题”的原则,全面谋划独具盐田特色、彰显生态文化的碧道建设蓝图。通过先行探索推进全区景观水库开放共享,建成鸳鸯谷公园1.8公里溪边栈道和恩上水库郊野型环库碧道,加快推进小梅沙至揹仔角段滨海型碧道。
在河道景观方面,盐田河景观综合提升一期示范工程已完成施工招标,将针对盐田河上游约550米岸线和出海口进行景观提升。此外,大梅沙河上游段约640米景观提升工程也已完成概算批复。而小梅沙河、深坑水景观提升也已纳入小梅沙片区整体更新范围,已完成规划布局与设计概念研究。
据悉,至2025年盐田区将逐步通过海滨栈道高标重建、河网水系岸线景观提升、景观水库开放共享及人工排洪渠生态改造,打造集生态和谐、文化科创、运动活力、溯溪亲水和艺术休闲的45km盐田特色碧水生活秀带。未来,这些将与正在建设的30公里半山公园带和19.5公里海滨栈道贯通起来,形成东西贯通、倚山拥海的休闲步道,彰显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独特魅力。
海绵城市建设成效显著提前达标
自2016年下半年启动海绵城市建设工作以来,盐田区在新建和改造类项目中充分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截至2018年底,辖区符合海绵城市要求的面积达到4.57平方公里,预计到今年年底可增加至6.15平方公里,占建成区面积的30.25%,提前完成市里下达的阶段性任务,达到海绵城市要求。
在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规划制度逐步完善、各方高度关注推动、广泛宣传营造氛围的共同作用下,盐田区海绵城市建设成效显著。不仅构建高效的海绵城市全过程管控体系,不断健全长效管控机制,还建成一批具有影响力和示范效应的海绵城市精品项目。
据介绍,东和公园景观改造工程、沿港新村综合整治工程、盐田港水厂升级改造工程以及盐田高级中学修复工程,借助海绵设施完成“大变身”。东和公园变得水清岸绿、风景宜人、水生态稳定,成为典型的海绵型公园。沿港新村的环境更加美观、秩序更加井然、绿化更加完善,变身为干净优美、舒适安全的现代化社区。此外,盐田港水厂的场地在适应环境变化、应对雨水冲击方面具有良好的“海绵弹性”,而盐田高级中学则成为让学生感到舒适宜人的“海绵”校园。
接下来,盐田区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治水管水”长效机制,不断升级“治水管水”标准,推动“治水管水”形成示范和标杆效应。与此同时,不断对标一流和先进、即时解决突出问题、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为盐田营造优质营商环境,努力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贡献更多盐田经验。
编辑 李林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