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与发展论坛举行
读特记者 闻坤
2019-11-13 07:52
收录于专题:第二十一届高交会

当前全球新兴产业发展迅猛,新的增长点不断涌现。信息、生物、能源、材料、先进制造等领域的技术突破和跨领域的交叉融合将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重塑世界产业竞争格局。12日,2019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与发展论坛在深圳举行,院士专家集聚一堂,就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学术和产业深度交流,并发布年度《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报告》,为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贡献力量。副市长艾学峰出席活动。

5G赋能工业互联网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认为,5G是十年一代的移动通信技术,继续遵循移动通信每一代的峰值速率是上一代千倍的发展,但与前几代移动通信不同的是,5G从面向消费者的应用扩展到面向产业的应用。5G具有增强移动宽带、高可靠低时延和广覆盖大连接特性。

“5G可以说是为工业互联网而生。”邬贺铨表示,在5G基础上的时延敏感网络、软件定义广域网以及人工智能与物联网结合的智联网推动产业数字化发展。5G加快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工业应用的渗透,5G与工业运行技术的结合进一步推动产业数字化的进程。

信息+制造推动工作母机创新

“高端制造装备是装备制造的工作母机,是制造业的基础。”西安交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卢秉恒认为,在高档数控机床与高档数控系统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使航空航天等行业初步实现自主可控。

卢秉恒表示,当前信息与制造高度融合,推动工作母机的新一轮创新。从需求导向及技术趋势看,高端制造装备需要重点发展的是:超精密机床、先进工艺与复合装备、智能化工作母机。需要加强机电耦合动力学、精度理论及精度保持准、增材制造先进工艺及制造大数据及智能软件的研究。

新材料是产业创新前提

大会上,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名誉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屠海令对新材料产业现状分析与前瞻思考。

屠海令表示,新材料是工业产品质量升级换代的保证和产业技术创新的前提,同时也是其他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在航空航天、信息通讯、高端制造、智能交通、新能源、新医药和数字创意等领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国新材料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在体系建设、产业规模和技术进步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就,目前正处于由大向强转变的关键时期,新材料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将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奠定坚实的基础。

屠海令在大会报告中,阐述了我国信息功能材料、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材料、高性能稀土材料、生物医用材料、前沿新材料以及材料基因工程的发展现状,梳理并分析了新材料产业发展存在的短板和突出问题,提出了发展重点与相关的政策建议。

新能源汽车进入规模发展期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现状、趋势和未来需求如何?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孙逢春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了产业保障措施与建议。

“当前,全球新能源汽车进入了规模发展期。”孙逢春表示,2018年,在车市整体低迷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实现了逆市增长。产品技术、产业形态、商业模式也发生着重大的变革,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加速融合发展成为全球共识。

孙逢春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成为驱动世界汽车产业电动化的中坚力量,在研发、产业、市场、政策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体系建设、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均成效显著,逐步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快速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瓶颈问题,当前我们需要认真总结和梳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经验和不足,把握发展的客观规律,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推动产业步入市场驱动下的快速健康发展期。

我国新兴产业有望迈向新高度

会上,国家信息中心主任刘宇南就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形势进行分析,并对未来进行展望。

刘宇南表示,今年以来,在复杂多变的外部形势下,战略性新兴产业保持稳定、向好发展态势,持续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显现七大特征:一是强大国内市场支撑企稳反弹;二是重点领域释放产业发展新动能;三是规模增长转向质量效率优先;四是投资逆势增长成为重要亮点;五是融资环境好转助力产业发展;六是创新发展重要成果不断涌现;七是高效集聚塑造产业发展新格局。但是,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仍面临一些内外部制约因素,包括复杂的国际形势带来的挑战、基础研究投入有待进一步提升、新技术新业态发展的政策支撑有待加强等。

编辑 黄小菊

(作者:读特记者 闻坤)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