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真实的人生比小说和电影更精彩
蓝笑笑
2019-11-10 08:59

一直以来,传记书总是拥有巨大的受众。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威廉·狄尔泰评价传记文学的实质一句中的:“任何一个历史性人物的生命历程,都是由各种互动过程组成的系统。”也就是说,人是由历史形塑的,而反过来说,世界的历史也是由个体的历史(生命历程)所合造。本期,我们在新晋出版的图书中遴选了十种传记(回忆录),从中不但可以窥见个人的历史在世界历史中的坐标与辐射,还能读到这些书中人物比小说和电影还要跌宕、精彩的真实人生。

《维多利亚女王:帝国女统治者的秘密传记》 [澳] 茱莉娅·贝尔德 著 陈鑫 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索恩 2019年9月版

王尔德认为,拿破仑、雨果和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是19世纪的三位伟人。的确,维多利亚女王的人生可谓传奇,作为女王,在大英帝国幅员最为辽阔之时,维多利亚统治着世界上四分之一的人口,死后这位“欧洲的祖母”则留下了丰富的遗产:一个帝国、九个子女、四十二个孙辈,以及一个新的世界格局——“正是在维多利亚的支持下,现代世界方才得以形成。”这本《维多利亚女王》与以往这位女王传记不同的是,作者茱莉娅·贝尔德选取了最新披露的材料(包括有关维多利亚与约翰·布朗关系的证据),因此让这位努力平衡工作与家庭、抚养孩子、解决婚姻不和、失去父母、对抗焦虑与自我怀疑、寻找认同、探寻意义的女王更加栩栩如生。

《托马斯·克伦威尔:亨利八世最忠诚的仆人鲜为人知的故事》 [英]特蕾西·博尔曼 著 郭玉红 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甲骨文 2019年9月版

英国历史上有两位赫赫有名的克伦威尔,一位是将斯图亚特王朝第二任国王查理一世送上断头台的奥利弗·克伦威尔,另一位是都铎王朝第二位国王亨利八世最忠实的仆人托马斯·克伦威尔。近年来,因著名作家希拉里·曼特尔两部关于托马斯·克伦威尔的历史小说《狼厅》和《提堂》两度赢得布克奖,以及由小说改编的戏剧和电视剧的火爆上演,“托马斯·克伦威尔热”成为一个现象。由英国历史作家特蕾西·博尔曼撰写的《托马斯·克伦威尔》虽是人物传记,但精彩程度却不亚于小说和戏剧,作者透过克伦威尔的个人信件以及别人对他的描述,呈现了一个与以往史书描写的大相径庭的托马斯·克伦威尔,我们不但能看到他的机智和善辩,还有他的不羁和温暖,这位史书中不择手段的阴谋家,英国历史上最广受唾骂的权臣,在本书中也是一个在家庭里充满爱心的丈夫和父亲,对国王极度忠诚的仆人和朋友,以及在英国转型为现代国家的进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的改革者。

《秘密控制一切:埃德加·胡佛传》 [美]柯特·金特里 著 舒云亮 译 作家出版社 2019年11月版

埃德加·胡佛虽然要晚托马斯·克伦威尔300多年,但这位美国联邦调查局第一任局长的权术却一点也不逊色于后者。在联邦调查局局长的宝座上一坐就是48年,他前后经历了8位总统,真是“流水的总统,铁打的胡佛”。作为20世纪的风云人物,胡佛的传记以往也出过不少,但最经典的还是要数这本美国作家、历史学家柯特·金特里撰写的《秘密控制一切》。本书不但采用了大量“绝密/秘密”的档案,更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像电影一样“上演”了胡佛的一生。我们看到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从罗斯福到尼克松,胡佛无不使用非法窃听和监控,几乎把每个美国总统都牢牢控制在手中。不过,本书也没有局限于胡佛的政治生涯,通过作者对其生活的描述,比如他跟母亲、亲戚、同事、朋友、情人等的关系,也呈现出一个客观并富有感情色彩的胡佛。

《为历史而生:马克·布洛赫传》 [美]卡萝尔·芬克 著 郑春光等 译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谭徐锋工作室 2019年6月版

不少读者都知道,二战时法国沦陷于纳粹铁蹄,加缪、萨特都曾投身到地下抵抗运动中,但说到于法国抵抗运动中牺牲的马克·布洛赫可能就知之甚少了。被誉为“20世纪最睿智的历史学家之一”的布洛赫,是当代最大史学流派——法国年鉴学派的奠基人之一,在稍显短暂的学术生涯中,布洛赫为史学界留下了包括《封建社会》在内的数部重要学术著作。布洛赫除了有史学大家的身份,还是一位爱国者,一位抵抗运动的领袖,被逮捕后他遭受严刑拷打,并最终英勇就义。《为历史而生》是布洛赫的首部传记,以大量私人书信、日记和资料为基础,参考众多尚未公开的档案,完整地讲述了布洛赫的光辉一生。

《伯林传》 [加拿大] 叶礼庭 罗妍莉 译 译林出版社 2019年10月版

小布洛赫23岁的以赛亚·伯林,也同样出自犹太家庭,不过伯林奉自由主义为圭臬,认为民族归属感和认同感是实现个人自由的基本要素。大约在20年前,《伯林传》曾经出版过中文版,如今再读,伯林多重的身份以及传奇的经历(生于俄国,犹太血统,英国学者),仍能给处于复杂动荡的今日世界之我们很多启迪。作者叶礼庭(伊格纳季耶夫)是有着世界影响力的政治家和知识分子,且与伯林有着相似的成长背景,是为伯林这位思想巨人立传的不二人选。这本根据大量资料和伯林自己口述写成的《伯林传》,记述了伯林如何在复杂动荡的历史环境中走出自己的生活道路,并对自由和多元主义等重要问题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观点,从中你可以读出伯林从20世纪的灾难与成就中提炼而出的回响至今的原创思想。

《黑暗时代三女哲:施泰因、阿伦特、韦伊评传》 [法]西尔维·库尔廷-德纳米 著 高毅 高煜 译 三辉图书·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9年6月版

读过布洛赫和伯林两位犹太男学者的传记,再推荐一本集合讲述三位犹太女学者的传记——《黑暗时代三女哲》。法国学者西尔维·库尔廷-德纳米以德国哲学家埃迪特·施泰因、德裔美籍哲学家汉娜·阿伦特和法国哲学家西蒙娜·韦伊三位女性为主角,用这三位同代女哲人多舛并交错的人生故事折射出20世纪令全人类痛苦悲哀的“黑暗时代”——自1935年纳粹德国通过了臭名昭著的《纽伦堡法案》,犹太人遭受惨无人道的迫害,而欧洲乃至全世界也陷入四分五裂的战火。本书通过展现三位女哲人成长、思考、发声、抗争的生命历程,从而达到“这个时代画一张像”的主旨,而“她们都为一种强烈的愿望所驱动,这个愿望就是要了解一个怒气冲冲的人世间,要和这个世间和解,无论如何都要爱这个世间,爱命运,爱世界。”则是本书作者为这三位女哲人命运写下的共同“判词”。

《苏珊·桑塔格全传》 [美] 卡尔·罗利森 [美] 莉萨·帕多克 著 姚君伟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9年1月版

苏珊·桑塔格是与汉娜·阿伦特、西蒙娜·波伏瓦齐名的20世纪女思想者,或者说,聪颖无比、才华横溢的桑塔格在广大读者中更具有明星的光环。永远特立独行的桑塔格,一辈子都在创造着她自己,因此即便旁人打算来讲述她的生平故事,也会被严苛的她嗤之以鼻,因为“这个给她立传的想法,本身就冒犯她了。”不过,对于本书两位作者的书写,桑塔格在生前就认可并接受了。这部传记的前身《铸就偶像:苏珊·桑塔格传》收笔于1999年,但对桑塔格此后生命的最后5年,她对美国及世界时事的评论,她与病魔的斗争,她凄美的人生谢幕,却遗憾地并没有涉及。这本上海译文社推出的《苏珊·桑塔格全传》是《铸就偶像》两位作者在桑塔格离世后,随着档案、书信、日记的开放,所做的修订和续写,本书增补了大量新材料,并优化了叙事的质感,使这本传记最终成为了一部讲述桑塔格整个人生的“全传”。

《加莱亚诺传》 [阿根廷]法比安·科瓦西克 著 鹿秀川 陈豪 译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9年8月版

乌拉圭著名作家、新闻媒体人爱德华多·加莱亚诺,凭借《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火的记忆》(三部曲)《爱与战争的日日夜夜》等书,被誉为“拉丁美洲的声音”“拉丁美洲的清澈良心”,也在国内拥有大批读者。《加莱亚诺传》是关于加莱亚诺的第一本传记,作者法维安·科瓦西克是阿根廷著名媒体人,他将加莱亚诺的生命历程与乌拉圭乃至整个拉丁美洲的历史进程相结合,评述了他在父母身边度过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在著名的《前进》周刊叱咤风云的记者生涯、乌拉圭政变后流亡阿根廷并创建《危机》月刊的岁月、1970年代独裁军人暴政下流亡西班牙的日子等人生阶段,也可以视作一部拉丁美洲的现代史。

《大梦无疆:勇气、想象和现代以色列的建立》 [以]西蒙·佩雷斯 著 吴越 刘洪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9年9月版

由别人书写的传记虽然有客观视角,却因缺少主观的自我描述而显得理性有余而感性不足。最后推荐两本回忆录,《大梦无疆》是以色列前任总理、总统,诺贝尔和平奖得主西蒙·佩雷斯的回忆录。书中既有佩雷斯从亲历者、决策者和见证人的角度讲述以色列建国历程,从而完整再现以色列国家历史上几乎所有决定性时刻,更有佩雷斯除“士兵”之外的“诗人”情怀,尤其是他与遇刺的以色列前总理伊扎克·拉宾的友谊,读之令人动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书是佩雷斯的遗作,就在完成这部作品的几周后,这位20世纪杰出的政治家与世长辞。

《鸽子隧道》 [英]约翰·勒卡雷 著 文泽尔 译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9年6月版

约翰·勒卡雷在世界上有众多粉丝,被誉为“在世最出色的英语小说家之一”。《鸽子隧道》是这位英国国宝级小说大师的唯一回忆录,记下了他人生中近四十个刻骨铭心的片段,再现一个伟大作家的双重身份和多重自我。不同于一般作家,勒卡雷亲眼目睹了残酷战争与冷血杀伐,他跟着战地记者藏身壕沟,子弹擦着他的耳边飞过;他采访狱中的恐怖分子,却被对方堵得哑口无言;他写下骗子父亲与自己既疏离又难舍的亲情,并苦苦思索间谍与作家的异同……如果你是勒卡雷的书迷,如果你想了解他创作的源头和人物的原型,这本回忆录你决不能错过。

见习编辑 关越

(作者:蓝笑笑)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