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争光谈《史记》中的文学与史学:“比写一本虚构的小说要难多了”
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锐
2022-11-14 16:00

日前,“杨争光讲《史记》——史学与文学”主题讲座在深圳尚书吧举办。诗人、作家、国家一级编剧杨争光结合个人阅读和创作经验,从史学、文学角度漫谈《史记》中的历史性与文学性。杨争光以《诗经》与《楚辞》做比,大赞《史记》取二者之精华,充分把握住了史学与文学的尺度,乃大美之文,他说:“史记是中国大美文的绝唱,同样的,它也是中国历史上的元典之一。”

在讲座中杨争光多次表示,《史记》是一部“元典式”的作品。他解释:“元典,在我这里,我的理解是,具有原创性和开创性,是同一领域中具有可再生性的一个源泉,而《史记》就充分具备这样的资质。”

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杨争光表示:“在《高祖本纪》中可以看到项羽,也能在《项羽本纪》中看到刘邦。”他认为《史记》的逻辑结构是非常严密的,而《史记》作为开创了全新体例——纪传体通史的作品,其中的人物塑造也格外精彩。杨争光从文学创作的角度为观众剖析《史记》中的人物,感慨道:“人性是非常复杂的,司马迁所写的人物不失真实,这比写一本虚构的小说要难多了。”

“它要思想有思想,要文采有文采,要人物有人物,要事件有事件。”谈起《史记》的文学性,杨争光称其故事性强,却从来不在中国小说史的考虑范围内,“可能是它太大了,不好放。”

从《史记》的创作,杨争光又延伸到了作者司马迁本人。“《太史公自述》和《报任安公》,这两篇司马迁所写的文章一定要读。读完你才能明白,到底是什么成就了《史记》。”杨争光解释说,司马迁有一种“朝气”,这种朝气来源于他的理想、他的努力和他充沛的才气。这种“朝气”塑造了他坚强的人格,立志写下的五十二万六千多字的《史记》,才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据悉,本活动得到了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资助,由深圳市收藏协会主办、尚书吧承办。

(活动方供图)

(原标题《杨争光谈《史记》中的文学与史学——“比写一本虚构的小说要难多了”》)

见习编辑 钟诗婷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范锦桦 三审 范京蓉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锐)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