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力量 | 文昌航天发射场:海岛筑天梯,太空当先锋
读特记者 肖意 何亚南 吴德群/文 刘钢 陈敏芝 通讯员 屠海超/图
2019-11-05 08:05

旭日东升,椰风海韵。

北纬19度,海南文昌。10月27日,随着“胖五”——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安全运抵清澜港,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到海南岛最东角的龙楼镇——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

扎根海岛筑天梯,追梦太空当先锋。

2016年11月3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首发成功。(资料图)

这里是我国首个滨海航天发射基地,也是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发射各种类型航天器及对外开放的综合性发射场。

作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低纬度发射场,文昌航天发射场可以发射航天器种类多、射向范围宽,主要承担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极轨卫星、中低轨道卫星、空间站、火星探测,以及探月工程三期的月球探测器和今后载人空间站等重要发射任务。

日前,本报“中国力量”大型报道组一行走进文昌航天发射场,近距离领略国之重器的瑰伟奇特,多角度感受中国航天强国梦的伟大力量。

西瓜地椰树林里崛起一座航天城

文昌,海南三大古邑之一,拥有2100多年的悠久历史,境内有近280公里海岸线和南中国海重要港口枢纽——清澜港。

从海口出发,沿海文高速向东,约40分钟车程就到了文昌。继续东行,穿过壮观优美的清澜大桥,约20分钟后,本报记者一行来到了距离市区约30公里、位于龙楼镇的文昌航天发射场。

碧海蓝天,椰林婆娑。

车辆缓缓驶入发射基地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长征七号、长征五号两个大型运载火箭发射塔,巍然矗立天地间。发射塔后面,是郁郁葱葱的椰树林。穿过椰林,就是波光粼粼的蔚蓝大海。海风阵阵,芳草萋萋,绿意盎然。总面积约1.8万亩的发射场内,仅椰树就有14万株,远处还有牛群在悠闲地吃草。优美大自然和航天高科技不加修饰地融为一体,令人赏心悦目。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活动发射台

“据当地居民介绍,这里原来是西瓜地,还有成片的椰树。”文昌航天发射场科技工作者徐斌如告诉记者,发射场建设时,除了道路两旁、发射场核心区,其他基本维持了原生态的面貌,并坚持自主创新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统一,全面采用液氢、液氧、航空煤油等无毒无污染新型推进剂,对两型火箭垂直转运轨道进行集约化设计,使航天发射场与优美的生态环境和谐共存。

作为我国继西昌、酒泉、太原之后的第四个航天发射基地,文昌航天发射场是我国自主设计建设、绿色生态环保、多项关键技术创新的新一代航天发射场。工程于2009年9月正式开工,2014年10月基本建成。2016年6月,随着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成功,文昌航天发射场正式投入使用。

文昌航天发射场1号发射塔。

文昌东海岸,一座雄伟的航天城正在崛起。

展示中国航天实力的窗口,开展对外合作的平台

问鼎苍穹,逍遥九天。

文昌航天发射场自建成以来,先后执行了我国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长征七号首飞任务,成功发射我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宣告中国载人航天全面进入空间站时代,为我国探月工程、探火(星)工程和空间站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开启了我国航天事业新征程。

“这里采用了大量的新技术、新装备,是我国航天发射力量最高端、技术最前沿、能力最全面的代表,是展示中国航天实力的重要窗口,是开展对外合作的重要平台。”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测试站副站长王光义告诉记者。

“作为我国最新建设的航天发射场,它集成了我国航天测发领域最前沿、最先进技术,实现自动化运行、远程化操控、可视化组织、智能化决策。”王光义表示,通过运用“大数据”理念,发射场实现了航天发射任务一体化指挥管理,在我国航天领域率先实现了信息系统国产化,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并根据新一代运载火箭尤其是长征五号火箭发射需要,实现了低温加注供气新技术应用。同时,优化工作流程,实现测发设备与火箭整体转运,满足火箭高可靠测试发射需求,为新的测试发射模式奠定了坚实基础。

文昌航天发射场已实现自动化运行、远程化操控、可视化组织、智能化决策。

在发射能力方面,文昌航天发射场射向范围覆盖90度至175度,最大年发射能力可达6-8发,可满足大型空间站和两颗大型卫星并行测试要求。同时,可与我国内陆3大航天发射场配合,形成沿海内陆结合、高低纬度结合、各种射向范围结合的发射格局,使我国航天发射场的战略布局更合理、体系更完善,大大提升综合发射能力。

在发射天数方面,扣除天气原因和地面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时间,文昌航天发射场年均可利用发射日高达240天到270天。

这里还将是我国开展国际合作、承担对外发射服务的主要发射场。未来,文昌航天发射场将承担嫦娥五号、火星探测等重大航天发射任务,执行长征八号、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等首飞任务,在商业航天发射任务方面实现新突破。

锤炼航天新人成一支能打胜仗的过硬队伍

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创造更多中国奇迹。

文昌航天发射场内,这样的标语令人激情澎湃。

张震

“80后”的张震是新疆人,2003年大学毕业后就到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一干就是10年。2013年,张震南下,来到文昌航天发射场,现在是地面设备站站长。

“文昌航天发射场的航天人大多来自西昌。”张震告诉记者,新发射场、新火箭、新模式、新团队,刚来时,面对的是不断涌现的问题。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的发射塔架高91.7米,一共12层,距离海边约600米。由于当地高温高湿高盐雾天气影响,钢结构建筑容易被腐蚀,气液管路极易发生漏液漏气现象。张震说:“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场区花了3年时间,不断做实验,初步形成了加注管道等各类设施的防腐保护方法。”

“发射塔架采用了钢框架与钢筋混凝土的混合结构,其强度足以抵挡台风和地震,先后成功经受了超强台风‘威马逊’等七八次台风的考验。”张震说,此外,塔架外表采用了热喷涂的防腐涂层,相当于给塔架穿上了一件防腐蚀的外衣。在塔架的四周是四座高120米的避雷塔,则可以防止雷电的影响。

经历过60多次火箭发射任务的张震,至今清楚地记得长征七号在文昌发射前一年大家的合练经历。“发射场合练是火箭首飞前的最后一场大型战役。”张震说,“作为燃料加注手,必须时刻高度警觉。”

众所周知,液氢一旦泄漏极易爆炸,用张震的话说,就是“一根针从一米的高度掉下去产生的能量,就能让液氢爆炸”,而加注液氢的量也直接影响了火箭发射是否成功。

“当时我带领的团队都是没有经验的新人,面对合练,内心不免忐忑。”张震回忆,“那会儿有个小伙儿跑来找我,说他特别害怕。我试着安抚他的情绪,告诉他‘出了问题还有我,我陪着你们’。”

“5、4、3、2、1,点火!”2016年6月25日20时,随着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呼啸冲天、发射成功,张震和小伙伴们激动地抱成一团,兴奋得哭了起来。

“当初的航天新人,如今已锤炼成为一支能打胜仗的过硬队伍。”在张震看来,经过短短几年时间历练,这支从各地集结来的航天人,朝气蓬勃,充满战斗力。

筑就太空天梯,成就航天梦想。

打造托举中国大火箭的世界一流航天发射场,文昌航天发射场的英雄航天人,用汗水和心血,用创新和奋斗,作出了响亮的回答!

2030年前建成现代化新型航天发射场

比肩强国,谋求超越。

2020年,嫦娥五号将从这里发射升空。

2017年4月20日,新一代长征七号火箭在进行发射前推进剂加注的最后准备,待命起飞。

该探测器是探月“绕、落、回”中的第三步,主要实现无人采样返回任务。目前,发射场正在对相关设施设备进行针对性改进,加强人员训练。

加快形成成熟稳定、安全可靠、持续发射能力,文昌航天发射场,正加速向世界一流发射场迈进!

按照规划,到2030年,文昌航天发射场将在发射理论、组织管理、核心技术、人才队伍、设施设备等方面实现重大跨越,全面建成世界一流的现代化新型航天发射场,在载人空间站、深空探测、重型运载火箭、载人登月等重大工程实施上担当重任,创造更多中国奇迹。此外,按照航天领域国家战略,带动周边建立航天产业化基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中国航天50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正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发射场副主任毛万标表示,围绕建设世界一流航天发射场的战略目标,文昌航天发射场将致力打造综合发射能力强,安全性、可靠性和信息化程度高,利于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带动科普、旅游与区域经济发展,生态环保、世界一流的发射场。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南海之滨,铜鼓岭下,一座以发射中心为主体,集卫星发射、航天文化旅游、航天科技知识普及和航天科技产业化为一体的现代化绿色滨海航天城,雏形已现!

现场

“90后”支撑航天强国梦

走近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发射塔,塔架内部到处都是层层叠叠的楼梯。这座“大个子”塔架距海边仅约600米。另一座离大海稍远的“小个子”塔架,用于发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

炎炎烈日下,身着浅灰色防静电服的维护人员,一丝不苟地工作着,为塔架涂上防腐漆。

怀着强烈的航天报国情怀,一批批年轻的航天人涌向文昌,在这里默默奉献、建功立业,逐渐成长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塔勤系统指挥韩易宏来自山西,是一名“95后”,皮肤晒得黝黑。

“我们工作所接触到的液氢等燃料极易引发爆炸,每一次的合练任务,为防止静电,电梯必须全部停运,所有人员必须在5分钟内从塔下冲到塔上的指定位置,跑得最高的战友要登上80米左右、相当于20层楼的高度。”韩易宏告诉记者,日常工作中,同样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最开始的挑战是要靠脑力记住塔架上各种大大小小的设备型号,白天现场熟悉,晚上继续翻图纸查资料。

韩易宏

“只有熟悉和掌握各个设备,面临突发情况时,才能够快速精准定位、及时科学处置,保证发射任务顺利完成。”如今已对塔架上的设备如数家珍的韩易宏说,要做到这一点,没有捷径,只有苦练。

被问及为何选择来文昌航天发射场工作时,曾就读于中北大学发射专业的他笑着说:“2003年,我正好读小学二年级,那时候看到‘中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进入太空,令人热血沸腾。也是从那时起,我的心里就萌生了航天梦。如今来到这里工作,感觉自己离航天梦更近了一步!”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每个航天人都是一颗螺丝钉,一个按钮。”虽然来到文昌后的两年时间都没有遇到发射任务,但韩易宏一刻也不敢松懈,“让火箭和航天器发射顺利,让航天员从这里安全地飞向太空,就是我的梦想。”

李洋

“90后”李洋来自江西,从南昌大学工业设计专业毕业后,来文昌航天发射场工作已经5年了,现在是供气岗位操作手。

“父亲年轻时一直心系航天,将一腔报国之志寄托给我了。大学一毕业,我便投身于文昌航天发射场,既是圆了父亲的梦,也圆了自己的梦。”李洋说,“我已经历了4次火箭发射任务,但第一次目睹火箭发射成功时那种激动和自豪感至今令人难忘。”

作为航天系统中的年轻一代,“90后”正在接过上一代航天人的接力棒,在工作中历练、在奋斗中成长。

航天发射场内,航天路和问天路串起航天器总装测试厂房、测控中心、火箭总装测试厂房以及两座发射塔。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发射场控制大厅里,醒目的标语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面朝大海,仰望星空。年轻的文昌航天发射场,年轻的文昌航天人,正在祖国的南海边,书写着中国航天强国梦的精彩华章。

中国力量采访组在文昌一号发射塔前留影

【读特新闻+】

从文昌发射的卫星寿命可相对延长2年以上

我国新一代航天发射场为何选址海南?

“据测算,在文昌发射火箭的运载能力,可提高10%至15%。由于节省燃料,卫星寿命可相对延长2年以上。”文昌航天发射场地面设备站站长张震告诉记者,当初,航天发射场选址文昌,有三大缘由。

首先是这里的纬度低,发射效费比高,能够提升地球同步轨道运载能力。张震说,借助接近赤道的较大线速度,以及惯性带来的离心现象,可使火箭燃料消耗大大减少。

其次,海运便捷,可解决大推力火箭运载难题。文昌背靠清澜港码头,曾经因为铁路、航空等交通所无法完成的大型火箭运输,通过海运能完美解决。

最后,射向范围广,无需担心火箭残骸坠落风险。从文昌发射的火箭,其发射方向1000公里范围内是茫茫大海,坠落的残骸不易造成意外。

编辑 张克

(作者:读特记者 肖意 何亚南 吴德群/文 刘钢 陈敏芝 通讯员 屠海超/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