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淡化水作为生活饮用水安全吗?国内外海水淡化技术有哪些?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如何?海水综合利用关键技术达到何种程度、有那些创新?
在15日举行的2019中国海水资源利用论坛上,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副所长阮国岭、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鄂学礼、天津国投津能发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白鸿斌、以色列IDE公司中国区总经理王双成等10位来自海水资源利用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围绕着“海水资源利用技术产业现状与展望”的主题,从海水资源利用技术研究、海水循环经济模式、海水淡化产业发展、海水淡化能量回收等方面做主题分享报告,并对当前社会大众所关注的海水淡化成本、淡化水饮用安全等热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海水资源利用是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淡水资源以及陆地矿产资源的重要补充和战略储备,对保障沿海地区水安全、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记者从论坛上获悉,截止2017年底,我国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136个,产水规模约为118。9万吨/日,其中万吨级以上工程36个。当前,国内海水淡化主要采用反渗透和低温多效蒸馏。截止目前,我国已建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MED)工程累计产能51.9万t/d;截止2017年底,已建反渗透海水淡化工程累计规模81.4万t/d。世界范围内的研究与应用表明,海水淡化水作为生活饮用水是安全的。
论坛上,阮国岭全面介绍了我国热法和膜法海水淡化技术进展,同时分析了产业现状并提出了建议。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阮国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海水淡化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近些年,我国在海水淡化领域进步很大,是国际海水淡化与综合运用第一梯队的重要成员。但是我国海水淡化运用规模在全球占比较低,后续有待提升,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大基础研究、加大淡水技术对供水安全的贡献率。他认为,在海水资源利用方面,深圳可以充分发挥和利用自身的资源、营商环境、区位等多重优势进行更多的尝试,更多地鼓励海水淡化产业的发展,加快产业融合,打造出海水淡化和综合运用的示范性工程。
鄂学礼在《淡化水饮用安全性的研究》主题演讲中,将对海水淡化水饮用安全问题做了全面阐述。他指出,淡化水的水质优于一般的自来水,淡化水的水质可完全符合饮用水安全的各项指标并保证供水管网的长期稳定,而且海水淡化水作为饮用水已经得到普遍认可和接受。
白鸿斌从环保节能、循环经济的视角做了《北疆海水淡化与循环经济模式交流》的主题报告,对海水淡化促进水资源永续利用,以及加快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的作用意义精彩阐释,并分享了北疆电厂发循环经济的理念和做法。
此外,以色列IDE公司中国区总经理王双成、青岛百发海水淡化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晓东,国家海水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尹建华、美国能量回收公司中国区首席代表左萍、山东双轮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王家斌、杜邦水处理技术服务与开发经理张海屋、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海化室主任黄西平等几位嘉宾分别发表了《成本有效的海水淡化技术》、《青岛水务集团海水淡化产业发展情况》、《海水冷却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及趋势》、《海水淡化能量回收装置》、《海水淡化用高压泵》、《杜邦海水淡化创新解决方案介绍》、《海水(卤水)综合利用技术进展及其他行业应用》主题报告,从不同角度对海水资源利用各个关键环节的现状和展望展开分析和研讨,让来宾们对海水资源利用,特别海水淡化的发展现状、技术应用和发展趋势有了深层次、多维度的了解。
编辑 李林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