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乐骨伤专科联盟成立,这家医院将有骨科3D打印门诊啦!

读特记者 戴晓蓉 通讯员 深平乐
2019-09-28 19:30
摘要

9月28日,中华中医药学会精准医学分会2019年学术年会暨中医药创新及精准医学高峰论坛”在深圳召开。

9月28日,中华中医药学会精准医学分会2019年学术年会暨中医药创新及精准医学高峰论坛”在深圳召开。大会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精准医学分会、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深圳市坪山区中医院)承办。

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施杞、上海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王拥军、上海交通大学王金武教授、平乐郭氏正骨第八代传人郭珈宜等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专家及学者300余人出席了大会。会上,来自中医药学、肿瘤学、骨伤科学、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的知名专家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施杞教授介绍了国内外有关骨内科建设和发展以及骨内科及相关医学的新技术、新理论和新观点;王金武教授分享了生物3D打印在骨关节外科最新进展与临床转化。各家观点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共同探讨中医药学、精准医学技术与生物医学工程产学研的融合发展,以及现代医学与人工智能的应用及研究等课题。

设立“中医骨内科”非手术手段治骨病

记者了解到,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深圳市坪山区中医院)作为本次大会的承办方之一,将以此次大会为契机,从构建“中医骨内科”、3D打印门诊、平乐骨伤专科联盟为切入,进一步推动精准医学在骨科领域的运用。

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石氏伤科疗法代表性传承人施杞,开创性地提出构建“中医骨内科学”,即以外伤内损为研究对象,以自然退变(慢性筋骨病)为研究重点,以非手术治疗为手段,以“大中医”为底蕴的多学科结合。

同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平乐郭氏正骨法保护单位的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深圳市坪山区中医院)将以现有的筋伤科、康复科和治未病科为基础,与施杞教授团队共同筹建国家级标准“中医骨内科”。通过建立“临床科研信息一体化平台”,围绕慢性筋骨病,使“中医骨内科”从经验医学、循证医学逐步发展到到精准医学。

以颈椎病为例,随着现代生活、工作方式的改变,颈椎病作为覆盖最多年龄层面的慢性筋骨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不断提前。原因是什么?如何有效防治?针对不同分型,哪种治疗手段更有效?针对这些问题,通过全面收集颈椎病的诊疗信息,对该病的中西医分型进行严格的区分,并通过系统的数据挖掘和分析,为制定中医药规范化防治方案提供参考依据,形成适合推广应用的临床路径与指南。最终实现让患者治疗上少走弯路、少花费。

平乐郭氏正骨医术所秉持的“平衡为纲、整体辨证、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动静互补、预防为主、医患合作”思想,与施杞师承的石氏伤科“局部与整体统一、外伤与内伤统一、筋骨调衡扶正祛邪”学术精髓高度契合,同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二者共同协作发展“中医骨内科”,将使中医骨伤这颗老树发出新的枝叶。

成立平乐骨伤专科联盟加强技术帮扶

在论坛当日,平乐骨伤专科联盟也同时揭牌成立,平乐医院院长李保林向记者介绍,该联盟的成立,旨在让平乐郭氏正骨法这一非遗文化成果进一步传承与传播,帮扶更多骨科医疗技术薄弱的地区和医院,让更多同行能够了解、接触、学习到这个疗法,惠及更多患者和群众。据了解,首批加入联盟的来来自省内外的6家医院,下一步还将有十几家医院陆续加盟。

“历经了三十余年积累与沉淀,平乐医院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伴随了深圳特区的飞速发展,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平乐郭氏正骨法的保护单位,平乐医院挑起了传承发扬和联盟发展的重任,将通过一项项落到实处的帮扶建设项目,共同提升联盟成员在骨伤专科领域医教研整体综合水平和服务能力。”李保林表示。

传统中医骨科“拥抱”前沿3D技术

此外,据了解,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深圳市坪山区中医院)已与上海交通大学3D打印联合实验室签约,将在近期开设3D打印门诊。

3D打印门诊看什么?据平乐医院专家介绍,在3D打印门诊建设初期,将主要为需要康复矫形治疗的患者提供3D定制式矫形器。例如:骨关节炎,因外伤、手术引起的需要固定支具的患者,骨骼尚未发育成熟的早中期脊柱侧弯,扁平足、高弓足、足外翻等。

什么是3D打印定制式矫形器?矫形器是指准培育人体四肢、躯干等部位的体外器具总成,其目的是为了预防或矫正四肢、躯干的畸形或治疗骨关节疾病。传统矫形器的制作一般先使用石膏制作磨具,再根据不同材料使用低温加热、压制等加工手段获得成品,存在制作周期长、精准度不高等问题。

3D打印定制式矫形器具继承了传统矫形器制作理念,结合计算机诊断、生物力学、3D打印技术,对矫形效果进行数字化精确控制。相较于传统矫形器,3D打印定制式矫形器具备“因人而异”的优点,让精准医学真正受益于患者,有效减轻患者佩戴支具的不适感,同时提升矫治效果。

专家表示,未来,随着3D技术在临床的深入应用,生物3D技术等前沿技术还将被引入,该技术将通过复制癌细胞,为骨科癌症药物筛选等提供路径支撑。

编辑 李林夕

(作者:读特记者 戴晓蓉 通讯员 深平乐)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