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本质的追本溯源
何莹娟
2019-09-10 09:10

善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图为一名老师在指导学生功课。读特记者 程海昆 摄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教育强国是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基础。没有现代化的教育,就不会有现代化的事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

中国教育源远流长,那么,什么是教育的核心?是“人之初,性本善”的那份纯真?还是“人生若只如初见”的那份美好?还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那份执着?

如何理解教育的本质?是名校的升学率?还是高薪的就业率?还是社会满意度?要弄清这些问题,我们必须从源头上考察一下历史到底是如何定义“教育”,又如何赋予教育界以特殊的使命与担当?

甲骨文中,教字的本义是拿着鞭子催人行孝,育的本义是妇女生孩子的样子。合在一起就是:既要把儿女养育大,还要教会他们孝敬父母。所谓“养不教,父之过”就是这个道理。可见中国教育的第一批教师是父母,第一批学生是儿女,第一间教室是家庭,第一本教材是孝道。

“教育”一词最早出自《孟子·尽心上》,孟子说,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孟子把家庭平安、心地坦荡和为人师表并称为人生的三大乐事。表面看来孟子把教育之乐摆在个人和家庭快乐之后,但细察之下孟子真正要表达的意思却是,天下最快乐的事情莫过于“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否则你就无法理解孟子为什么单单把教育归于快乐之列,而偏偏忽视了为官作宰或者农桑商贾这些热门行业,因为在他心目中教育事业排在所有事业之上,教师职业排在所有职业之上,之所以把个人与家庭摆在教育之前,就像诗歌的赋比兴手法一样,只不过为了借此衬托教育之乐的重要罢了。

孟子的“育才之乐”如此伟大,其与诸葛亮的“鞠躬尽瘁”如出一辙,与范仲淹的“先忧后乐”不谋而同,与顾炎武的“匹夫有责”也是异曲同工。

这就是古代圣贤对教育的追求,也是千百年来中国教育界对这一崇高事业的不懈努力,更是推动中国教育不断传承发展的精神图腾。

可是,一千多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回到现实,寻找快乐教育的传承却不免有失落之感。一提到教育,家长们一肚子苦水要倒,学生们一书包负担要减,教师们一脑子烦恼要诉,教育局一大堆问题待解。古人所推崇的快乐教育呢,怎么会杳如黄鹤了呢?

要弄清这个问题还是要回到源头,审视教育的来龙去脉,看看一路走来乱花如何迷眼?

什么是教育?按许慎《说文解字》的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这是古人对教育的最早注解。

其实许慎的注解还是不够通俗,我们不妨用两个成语来加以概括:所谓“教”就是“上行下效”,所谓“育”就是“与人为善”。

这里的“上”指施教的老师,“下”指受教的学生。至于老师“行”什么,学生“效”什么则毫无疑问,他们所效所行的都是同一个东西,那就是“善”。

可见,善,作为一种美好品德,古往今来既是教育的社会功能,也是教育的终极目标。

那么,什么是善呢?《说文》:“善,吉也。从誩,从羊。此与义美同意。”古人以羊大为美,以羊吉为善,后又从利他性上引申为友好、擅长、赞许、上佳等意思。

尽管善字有很多解释,但归纳起来其基本含义却只有两个:一个是善良,一个是完美。所以教育也就有了两大基本功能:一是教人向善,二是追求完美。合起来就是如何引导人们走向尽善尽美。千百年来正是这种向善唯美求真的力量推动中华民族不断走向进步,走向完美。

《大学》的开篇便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在孔子看来,教育的最高境界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永无止境地追求至善至美。

与孔子一样,孟子呼吁每个人都要有向善之心,彼此友好相处;同时作为道德高尚的君子,不仅要自己努力向善,还要引领身边的人一起向善。这就是成语“与人为善”的由来。

孟子认为教育不是要如何轰轰烈烈,而是要学会习以为常,他曾苦口婆心地劝说世人: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是的,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是向善之心却没有区别。为长者折枝,为幼者让座,为弱者援手,虽是举手之劳,如果能成为生活中的一种习惯和本能则功德无量,善莫大焉。

这就是中国教育千百年来所倡导、所坚守的价值——一种介乎宗教教义与社会伦理之间,向美而生、向善而行的理想教育之道。

孔孟所倡导的理想教育,不以培养高官大儒为荣,不以建立轰轰烈烈的功业为傲,而是以明德向善为目标,培养与人为善的习惯,乐以助人的品格以及追求真理,追求完美的进取精神,这才是中国传统教育的正道,这才是教育界应有的担当。

说到担当,我们马上会想起屈原,他那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千百年来被反复传诵,成为激励知识分子为理想的人生道路勇于探索,百折不挠的千古绝唱。

说到担当,我们还会想起李大钊那副著名对联: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这里的道义是救国救民的理想和志向,文章是指对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革命真理的传播与追求。以文章传播道义,以文章捍卫道义,这是千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的担当。屈原是这样做的,辛弃疾、文天祥、鲁迅、李大钊都是这样做的,他们以铁肩和妙手担当起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

说到担当,我们还会想起宋代理学家张载那四句言简意宏,掷地有声的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天地没有心,但是人有心。以人之仁心去映射天地之心,以匡正万物之性命,这就是为天地立心。

为民众谋求幸福,确立生命的意义,这就是为生民立命。

继承古代伟人的人格典范和思想精华,努力复兴中华文明,这就是为往圣继绝学。

以更深远的视野寻求人类共同生存发展的道路,众志成城,万众一心,为民族的复兴,为万世太平而努力,这就是为万世开太平。

张载这四句话被当代哲学家冯友兰概括为“橫渠四句”,之后在海内外流传更广,被反复引用,焕发出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习近平总书记对“橫渠四句”推荐备至,在多个场合用它来勉励大家,要立时代潮头、通古今变化、发思想先声,积极为人民述学立论,为国家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他反复强调的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又何尝不是对“橫渠四句”的继承、发展和升华呢。

中国教育自古以孝为本,以德为先,向善而生,向美而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中提出的“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思想,不仅是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任务,而且是新时代教育工作的历史使命。坚守教育报国之初心、勇担立德树人之使命,成就人民所向往的美好教育,这是教育工作者的奋斗目标,也是义不容辞的时代责任。

(作者系广东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编辑 张克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