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病能逼着外科医生“绕道走”,她78斤的瘦弱身躯里有20多斤是肿瘤,她是抚育了三个医务人员的母亲。日前,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妇科迎来这位病人,肚大如七八个月妊娠,卵巢粘液性肿瘤复发到侵犯了几乎所有五脏六腑,被一堆“果冻胶”裹挟着盘踞在腹内。深圳肿瘤医院孙力主任和赵东兵教授团队,耗时9小时切除患者体内罕见肿瘤。
培育3个医护子女
第四次复发肚皮肿胀到发亮
石大姐是一位典型的广东农村妇女,一辈子最值得骄傲的就是三个子女全部考上医科大学,两个医生一个护士。2012年,因为腹胀在当地医院就诊确认卵巢粘液性囊腺瘤,手术后3个月就复发,随后又手术又复发。
直到2017年7月,当时刚刚成为一名口腔科大夫的儿子听说深圳有肿瘤防治“国家队”运营的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带着腹大如鼓的母亲到妇科就诊,孙力主任给出结论:卵巢粘液性肿瘤复发伴腹膜假粘液瘤,且病灶广泛,压迫人体重要器官,需要立即手术。石大姐做了第二次减瘤手术,术后恢复良好。
时隔一年半,单独在老家居住的石大姐给儿子打电话,说最近肚子涨得吃不下东西,晚上睡觉都躺不平。儿子一看,母亲的肚子大到有如七八个月妊娠,肿胀到肚皮发亮!
果不其然,这个病魔又来了!家人商量决定,还是去深圳找上次的救命恩人——孙力主任。
她不想再治疗
子女的坚持感动两位名医
这次石大姐却不想再治疗。
一问原因,原来两个孩子刚刚从医科大学毕业上班,一个正在读大学,她担心自己的病拖垮了原本就不宽裕的家,也拖累了刚开始新生活的孩子们。虽然子女们都清楚这个病就是反复复发,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但他们也绝不想让含辛茹苦的母亲放弃最后一线生机。
看到检查结果,孙力主任也倒吸一口凉气:病情更复杂了,病灶遍布盆腹腔,侵犯了胃、肠管、脾脏、肝脏、膈肌等等盆腹腔重要器官,并且粘液性肿瘤,想完全清除异常困难。
“这种粘液性肿瘤十分可怕,它会疯狂生长,胶冻状的粘液占满和包裹整个腹腔,目前医疗手段没办法根治,一年到一年半就很快复发是它的特点。外科手术虽然是其唯一生机,但我们有记录的极限是最多开六刀!”孙力教授解释说,外科大夫业内有这样的说法——见到这样的肿瘤得绕道走,因为很可能在开刀后面临刀口再无法缝合!里面果冻样的胶水裹挟着所有脏器,一天天将肚子撑得像皮球那么大,逐步被破坏的肚皮的组织很难再缝合密实,就像无法彻底缝合的注水皮球会漏水一样,石大姐已经是第三次开刀了,所以赵东兵教授有这样的感慨。
“一院两区”有着无以伦比的优势,就是面对病情复杂的病人可以多学科协作。孙力主任向来深圳医院进行为期3个月指导建设的北京总院的赵东兵教授发出邀约,两位名医明明知道手术风险,可还是决定不能让病人绝望地等待死神降临。
9小时摘除20多斤肿瘤
ICU里不眠夜冒险继续“热灌注”
从中午到晚上9点,孙力主任、赵东兵教授在手术台站了整整9个小时,打开腹腔看到几乎是一片黄色的“粘液湖”,年轻大夫们都忍不住发出不知从何下手的叹息。两位医生联合赶来支援的肝胆外科车旭主任、张业繁教授,一点点将胃、肠管、脾脏等器官“打捞”出来,细心地分离肿瘤和正常组织之间的关系,最后手术衣全部被汗水湿透。
他们又冒着风险做了第二个决定——热灌注化疗。
这样一场大手术后,没有后续治疗很快又会复发,而腹腔热灌注化疗是目前唯一对付这种肿瘤的有效手段。术后,孙力主任、李华教授又陪着病人到ICU进行继续治疗。“是好上加好,还是可能出现意外?很多人是没底的,如果没有足够的信心和胆量,医生是不敢做这样的决定。”孙力主任说,那个夜晚几乎没有休息,幸运站在了我们这边,石大姐恢复得挺好。
如今,她的肚子已经平坦了,通过热灌注化疗最大限度除去病灶,让石大姐能够更长久更有生活质量,完成了第一阶段治疗就可以出院回家了。
病人和家属留言板:
“谢谢你们!原本让孩子学医,只是为了让他们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可自从我病了以后,在你们身上,我感受到的是对病人最真切的关怀,和永不放弃的努力,也让孩子们有了学习的榜样和未来工作的目标。”
——石大姐
“我的母亲是最朴素的中国农民,她没有多少文化,却将家里的三个孩子都培养成了医务工作者。这次作为患者家属,我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亲历了母亲治疗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感受到了精湛的医术和人间的大爱,同样作为一名年轻大夫,在我未来的人生中,也会努力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把这份大爱永远传递下去”!
——石大姐的儿子
编辑 李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