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巨大恶性骨肿瘤,七旬患者在市二院成功手术“保腿”

读特记者 戴晓蓉 通讯员 帅菲斐 王璐鑫 文/图
2019-08-15 08:32
摘要

日前,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骨一科病区,年近七旬的冯先生将一面锦旗郑重地送到了主任张世权和护士长陈浩手中,并操着浓重的山东口音向他们道谢,感谢医护人员用精湛的医技保住了他的右腿。

日前,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骨一科病区,年近七旬的冯先生将一面锦旗郑重地送到了主任张世权和护士长陈浩手中,并操着浓重的山东口音向他们道谢,感谢医护人员用精湛的医技保住了他的右腿。

4个月前,家住山东东营胜利油田的冯老先生因右大腿巨大肿物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巨大血肿”,并按此诊断实施股动脉造影血管栓塞及“血肿”切开探查清理术,但术中发现“血肿”呈肿瘤状,根本无法切除干净,术后病理提示:右大腿未分化多形性肉瘤,这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肢体软组织肿瘤。术后,冯先生的疼痛并未减轻反而进行性加重,右大腿肿物迅速增大伴剧烈疼痛,冯先生及家人不得不立即转往北京就诊。然而北京大医院的专家却告知冯先生因瘤体巨大、压迫重要血管神经,已经无法手术切除,仅可行姑息性治疗或截肢。在作了初步的血管栓塞介入治疗后,无奈之下冯先生及家人只好怀着沉重的心情返回东营老家,但肿瘤继续进展,伴剧烈疼痛,每日虽服用羟考酮等强力镇痛药物仍不能缓解疼痛。就这样,古稀之年的冯先生被右大腿大如足球的肿物折磨得夜不能寐,度日如年,终日卧床极其痛苦。

家人不忍冯老先生遭受如此痛苦,通过互联网搜索看到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骨关节骨肿瘤科成功完成华南地区首例巨大骨盆肿瘤切除及重建术的报道,怀揣着最后一丝希望联系到了科主任张世权,向张世权详细描述了患者病情及治疗经过,并将影像学资料快递到深圳。张主任阅片后初步判断还有希望进行保肢手术,于是冯先生及家人第二天毫不犹豫赶乘飞机来到深圳市二医院就诊。

张世权主任团队接诊冯先生后,仔细分析他的病情:患者外院病理提示右大腿未分化肉瘤,恶性程度高。因肿瘤巨大范围广泛,累及右侧臀部、大腿、股骨及髋关节,压迫股动静脉血管及股神经,因为瘤体张力大有些部位已经出现溃破感染,张主任决定先进行术前动脉灌注+静脉双通道新辅助化疗,待瘤体有所缩小、病情初步控制后再择期手术。

虽然术前化疗达到预期目标,但是巨大的肿瘤已压迫重要血管神经并累及股骨和髋关节,能否顺利完整切除肿瘤并保肢,是医生们面前的一个巨大挑战。面对千里远道而来的患者期盼和信任的目光,团队积极进行各项术前准备,同时组织骨科、麻醉科、临床药学科、ICU等科室开展多学科会诊,研究每一个手术细节、每一处可能存在的风险及应对处理办法。6月14日,在麻醉科刘志恒主任团队密切配合下,由张世权主任主刀、带领李伟副主任医师、郑传禧主治医师等手术团队奋战5小时,凭借高超的技术、丰富的经验,顺利完成巨大骨与软组织肿瘤切除及髋关节重建术,当大如足球的巨大肿瘤被完整切下的一刻,手术室里响起了一阵欢呼声。

术后经过精心治疗与护理,冯先生康复顺利,伤口已完全愈合拆线,不仅解除了几个月来的极大痛苦,也避免了高位截肢的厄运。按照康复计划,现已开始下地行走锻炼。

【读特新闻+】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骨肿瘤中心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广东省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骨科的亚专科之一,是深圳市医疗卫生“三名工程”高水平医疗团队—-郭卫教授骨肿瘤团队依托科室,是深圳市唯一的治疗骨科疑难重症—-骨肿瘤与软组织肿瘤的专业学科。

近20年来,学科应用与国际同步的先进技术,在国内及深圳地区率先开展了骨肉瘤与软组织肉瘤综合保肢术、骨肉瘤动静脉双途径新辅助化疗、肿瘤型髋、膝、肩、肘、腕关节置换术、同种异体半关节移植术、同种异体肩胛骨移植术、人工肩胛骨置换术、人工半骨盆置换术、人工全股骨置换术、骨盆及骶骨肿瘤规范化切除重建保肢术、复合人工血管人工关节重建保肢术、儿童骨肉瘤保肢术、骨囊肿微创经皮穿刺自体骨髓异体骨粉移植术、罕见大块骨溶解症综合保肢术、各类癌症骨转移瘤MDT综合治疗、骨肿瘤微创穿刺活检等30余项骨科骨肿瘤诊治新技术,与放射科、病理科等合作在深圳市率先倡导成立了骨肿瘤MDT治疗专家组,其疑难骨肿瘤骨病术前确诊率、骨肉瘤与软组织肉瘤的保肢率及生存率均达国际先进水平,年诊治骨肿瘤病例数及手术量居深圳市之首、广东省前列,成为面向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华南地区的知名骨肿瘤诊疗中心。

编辑 李怡天

(作者:读特记者 戴晓蓉 通讯员 帅菲斐 王璐鑫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