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西区故事》《歌剧魅影》导演哈罗德·普林斯去世

读特记者 张锐
2019-08-01 17:53
摘要

当地时间7月31日,百老汇极富盛名的导演兼制作人哈罗德·普林斯因病在冰岛雷克雅未克去世,享年91岁。

当地时间7月31日,百老汇极富盛名的导演兼制作人哈罗德·普林斯因病在冰岛雷克雅未克去世,享年91岁。

哈罗德·普林斯曾带来许多不朽之作,包括赫赫有名的百老汇舞台剧《西区故事》《屋顶上的小提琴手》《歌厅》《艾薇塔》《理发师陶德》《歌剧魅影》等,他曾获得过21座美国话剧和音乐剧的最高奖——托尼奖。在音乐剧史上,哈罗德·普林斯可谓名垂史册。

《西区故事》

与音乐剧“双子星”搭档 名声大噪

普林斯1928年出生于纽约。8岁时,奥森·威尔斯的一场演出让他难以忘怀“我从一开始就对戏剧很感兴趣。很幸运,我早年遇到了一些音乐剧,但它们总让我觉得有点傻,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我的音乐剧鲜有愚蠢的原因”。2007年接受采访时普林斯曾这样谈起自己的音乐剧启蒙。

普林斯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从26岁起,他在两年内先后制作了《睡衣仙舞》《该死的洋基队》,两部剧都将托尼奖最佳音乐剧奖收入囊下。不过,普林斯在业界名声大噪,得益于他与音乐剧届的“双子星”——斯蒂芬·桑德海姆、安德鲁·劳埃德·韦伯的合作。韦伯称,普林斯是音乐剧王子,并在社交平台发文称:“这个杰出的男人教了我许多,他在音乐剧方面的高超技艺无人能敌。”

《西区故事》成为“里程碑”式作品

首演于1957年的《西区故事》是音乐剧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也在普林斯的艺术生涯里书写过浓墨重彩的一笔。该剧改编自莎士比亚戏剧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故事背景设在1950年代的纽约贫民区,男女主角托尼和玛丽亚来自势不两立的帮派,虽然深深相爱,最终却惨死在帮派间的仇恨中。

在此之前,没有一部音乐剧像《西区故事》这样揭露社会黑暗,充满格斗和凶杀。由于该作品大获成功,1961年,好莱坞将其翻拍成电影,并斩获10项奥斯卡大奖,这个记录直到1997年《泰坦尼克号》问世才被打破。

《歌剧魅影》演出破万并将再度来华

1960年代,转型为导演的普林斯同样一往无前,以一部《歌厅》拿下了8个托尼奖,而他本人也第一次得到了最佳导演奖。1970年代,普林斯与桑德海姆、韦伯的合作进入黄金期,尤其在1979年达到高峰。

1979年3月,由桑德海姆作曲、普林斯导演的《理发师陶德》在百老汇首演,理发师陶德与馅饼店女老板联手血腥复仇的故事让无数人着迷。同年9月,普林斯又将韦伯作曲的《艾薇塔》从伦敦带到纽约。这部以阿根廷“第一夫人”艾薇塔·贝隆为原型的音乐剧获得巨大的社会反响,一曲《阿根廷,别为我哭泣》更是风靡一时。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普林斯经历过几次大的失误,是《歌剧魅影》让他重回了巅峰。《歌剧魅影》由韦伯作曲,普林斯导演,1986年在伦敦首演,1988年登陆百老汇,由韦伯当时的妻子莎拉·布莱曼首演女主角克里斯汀。谈及该剧,普林斯曾表示:“在这部剧中,没有一个场景是没有惊喜的。”“有时候它是一簇火苗,有时候它是一种声音,有时候它是自动弹奏的钢琴,有时候它又是一片落在克莉丝汀身上的风景,总有一些惊喜在那里。”2012年2月11日,《歌剧魅影》在百老汇迎来第一万场演出,这是第一部在百老汇上演场次超过一万场的作品,也是《悲惨世界》之后,在伦敦西区上演时间第二长的音乐剧,时至今日依然常演不衰。

2004年、2014年,《歌剧魅影》曾两度来中国巡演。据悉,《歌剧魅影》将于2020年之前再度来到中国,并由莎拉·布莱曼坐镇指导,选出首位“中国魅影”。

编辑 曹亮

(作者:读特记者 张锐)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