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你想买,我就有货”的销售广告,至少不能适用于药品。但一些在线售药平台,玩的还是这一套“生意经”。
记者近日对20家在线售药App测试发现,有的平台面对消费者购买处方药的要求不审核个人信息、不认真了解病情、不要求查看处方、不设置任何限制;有的平台工作人员会打电话询问消费者有无处方,但仅仅是个形式,消费者编一个“处方丢失”的理由就能蒙混过关;有的平台还会采取打折的办法向消费者促销处方药品;更有平台销售注射剂等依规禁止网售的处方药品。处方药卖给了谁、对方有没有拿到处方,在一些在线售药平台那里成了一笔“糊涂账”。处方药尚且如此,非处方药就不用说了。
卖处方药不看处方,后果会很严重。2018年5月,江西省九江市一名女性过量服用通过在线售药App购买的秋水碱片剂而死亡,仅仅半年之后,上海市一名女性也发生了同样的悲剧。一些患者“自己给自己当医生”,按“经验”买药,对此平台也不能一味由着患者。不看处方、不针对患者体质和病情就随意卖药,实际上是对患者不负责任。此外,平台“见钱药开”,也给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含麻黄碱成分等处方药制毒开了一扇方便之门。
在线售药平台在销售处方药时,对患者个人信息、病情、处方等情况不作审核,或者仅仅进行简单询问,背后起作用的仅有商业逻辑却无职业伦理。在线售药平台卖的不是一般的生活用品,而是关系到消费者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的特殊商品。只看“钱”不看“病”,只管“卖得多”不管“卖得对”,这样的在线售药平台要不得,也容易导致在线售药平台被全面取消处方药销售资格。
让在线售药平台“对症下药”“按处方开药”,需要有法可依。2019年4月,《药品管理法》修订草案二审稿新增规定“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药品经营企业,不得通过药品网络销售第三方平台直接销售处方药”。这一新规如果正式实施的话,对于在线平台销售处方药会形成一定约束,但仅限于“药品网络销售第三方平台”,却无法作用于药品经营企业自建的网络平台。因此,就在线售药平台销售药品进行立法或修法,应当打开视野,把所有电商平台囊括进去。
对一些在线售药平台随意销售处方药的乱象,可以采取“以网治网”的办法。将来,可以让所有医院开具的处方上传后形成电子处方,每个电子处方分配唯一的识别码,由国家统一的信息系统对处方进行审核,再传到药店或者在线售药平台,并将查看处方作为在线售药平台销售处方药的“规定动作”。这样一来,患者或消费者提供虚假处方、谎称“处方丢失”以及在线售药平台不看处方等弊病将能得到有力控制和消除。
诚然,在线售药平台,可以为患者购药提供便利。但无论是为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还是为了促进在线售药平台长远发展,“见钱药开”的平台都不该存在下去了。
编辑 秦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