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情 奋斗者|何继善:一生坚守为地球“把脉”
读特记者 杨丽萍 文/图
2019-07-18 09:01

86岁高龄,却依然精神矍铄。

当中国工程院院士、地球物理学家、工程管理学家、中南工业大学原校长何继善高大的身影出现在深圳市人才研修院智汇中心时,全场300多人全部起立,向这位德高望重的老科学家致以热烈的掌声。

近日,何继善以《学习-实践-创新》为题作主题演讲,毫无保留地向深圳的高层次人才分享自己一生学习、实践、创新的人生经历和故事。这也是深圳市人才研修院智汇大讲堂“红色七月”系列的首场讲座。

85岁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我今年已经86岁了,应该可以休息了。但我觉得,国家培养了我,我有责任再做一些工作。

这份对国家的责任感,让何继善在去年因创立了大深度高精度广域电磁勘探技术与装备,以85岁的高龄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我今天的成就,我们国家的每一次进步,我都从内心感到高兴。”说到这里,老院士几近哽咽,眼眶泛红。

1934年,何继善生于湖南浏阳的一个小山村。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他曾四度失学,随家人颠沛流离。为了养家糊口,还没读完高中的何继善就成为了湘东钨矿的一名矿工,一干就是4年。

探矿的艰辛让何继善暗下决心,用科学有效的方法为新中国寻找“工业口粮”。1956年,何继善通过自学考上长春地质学院。毕业后,他来到中南矿冶学院(现中南大学)地质系任教。

历时20多年发明广域电磁法

何继善一生致力于为地球“把脉”,创立了双频激电法、伪随机信号电法和广域电磁法等地球物理探测领域的重大理论方法。

深部地球物理探测必须依赖地面装置“透视”地球,电磁波法就类似于给地球做CT扫描。由于地下电磁波方程求解极其困难,近50年国际通行的CSAMT法都是基于简化后的平面波方程,探测深度只有1.5千米,测量误差较大。

何继善一路追本溯源,历时20多年,终于发明出广域电磁法,建立起以曲面波为核心的电磁勘探理论,让三维电磁勘探成为可能。“我把那些公式一个一个推导,计算出的稿纸以麻袋计。”何继善说。

理论有了,但如何变为现实?何继善又自筹经费,一头扎进了设备研发中去。在一场“危机矿山电磁方法有效性比对”的实验中,10多种国内外仪器齐聚安徽冬瓜山矽卡岩型铜矿床“比武”。最终,欧美仪器纷纷败下阵来——CSAMT法平均误差率高达61.82%,而广域电磁法平均误差率只有0.96%。

实验数据表明,广域电磁法的勘探深度达8000米,探测深度、分辨率和信号强度分别是CSAMT法的5倍、8倍和125倍,为油气勘探、深部找矿、地质灾害防治、城市物探、潜艇探测等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手段。

据不完全统计,由何继善发明的仪器装备找到的资源累计价值超过数千亿元人民币。

在广域电磁法坚持了20多年,老院士感慨良多:公式推导出来后,我们到野外做实验,一开始毛病很多,学生都不相信,期间甚至有好几个学生因不理解而离开。但我们最后还是坚持了下来,创新的理论和技术也最终得到验证。“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能否克服,都在于你的努力!”

“基础教育非常重要”

80余年的风风雨雨从老院士口里娓娓道来,精彩诠释了如何学习、实践和创新。何继善说,科学、技术都有时代的烙印,不可能完全正确,对前人的工作要认真分析,继承发展,然后实践创新。

何继善最后引用毛泽东主席的诗词“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对现场的高层次人才感慨道:“真的好羡慕你们,我要是也是你们这个年纪,也在深圳工作,那该有多幸福啊!”他鼓励人才朋友,要珍惜时光、珍惜时代,不忘初心,在深圳这座创新城市,大家一定会做得更好,为祖国的繁荣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老院士一生育人无数,在互动环节,对大家提出的“基础教育”问题,何继善回答,新中国成立前社会动荡,自己四次辍学,所以觉得基础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只要小学请我去做报告,我从来没有拒绝过”。他认为,从小就要教育学生讲卫生、敬父母、爱同学,培养良好的品质,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视频由深圳市人才研修院提供)

编辑 赵偲容

(作者:读特记者 杨丽萍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