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椅13年!这个病放倒女“姚明”,骨科新技术让她重新站立

读特记者 戴晓蓉 通讯员 帅菲斐 王璐鑫 文/图
2019-07-16 17:21
摘要

对比手术前,钟女士现在双下肢畸形完全纠正,关节疼痛也好了,以后出行将再也不用靠轮椅出行了,可以像正常人一样自如的行走。

张女士今年52岁,191cm的身高在普通人群中鹤立鸡群。她曾经是专业篮球运动员,但后来因双髋关节疼痛难忍退役。退役后加入广东省残疾人女子篮球队,2008年担任中国女子轮椅篮球队队长,率队征战北京残奥会。

近日,张女士坐在轮椅上,在家属的陪同下慕名来找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骨关节骨肿瘤科张世权主任就诊。张主任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原来张女士双侧髋关节疼痛已经20余年,起初以为是因职业运动损伤造成的简单的髋关节疼痛,后来双侧髋部疼痛越来约严重,甚至痛到靠吃止痛药、安眠药才能入睡,她这才意识到这不是简单的篮球职业病,直到她被医院诊断为股骨头坏死并最终要靠轮椅出行。

张世权通过完善相关影像学检查和详细体格检查,指出张女士并不是单纯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而是因为髋关节发育不良而导致的高位股骨头脱位,继发的股骨头坏死和髋关节骨性关节炎,也是该病终末期的典型表现。

术前影像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又称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是儿童骨科最常见的髋关节疾病,在我国发病率约3.9‰。儿童期如果没有及时发现病情,将逐渐发展为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常常会在中年出现髋关节疼痛,并且肢体不等长,伴有骨盆倾斜、脊柱侧弯,以及广泛软组织挛缩,手术治疗难度高,风险大,属于骨关节外科的疑难重症。

张女士便是因为自己职业的特殊,未予以重视,总是认为可能是运动损伤导致的疼痛,延误了治疗,发展为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最终出现髋关节骨性关节炎、股骨头坏死。如今双侧髋关节强直,下肢明显畸形、短缩且不等长,不能正常站立行走。

术前,深圳二院骨关节骨肿瘤科张世权主任组织全科医生进行讨论,精心设计了手术方案。由于钟女士髋关节脱位时间太久,属于高位DDH,按常规需要进行股骨短缩截骨术,但这样将使手术创伤和并发症风险增大,康复期延长。张世权主任根据自己的丰富经验,决定给钟女士实施不截骨原位髋关节置换术,为她得到最快、最好的康复创造条件。

由于术前仔细规划、准备充分,由张世权主任主刀、李伟、郑传禧等医生密切配合的左、右侧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均非常顺利,术后第三天钟女士在医生指导下就下床在助行器辅助下正常行走了。

术后影像

对比手术前,钟女士现在双下肢畸形完全纠正,关节疼痛也好了,想到以后出行将再也不用靠轮椅出行了,可以像正常人一样自如的行走,她拉着张主任的手激动地说:"在轮椅上当了13年残疾人,现在终于站起来了,髋关节也不痛了,两条腿一样长了,走路不跛了,好像又回到了在运动场上奔跑的年代,感觉我还可以继续打篮球了。"钟女士一边走一边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并感叹道:“如果早知道二院骨科有这样精湛的技术,我早点做手术,就不会在轮椅上呆这么多年!非常感谢张主任和骨科的医生护士们的精心治疗和护理,给了我新的生活!”

张女士与张世权主任团队合影

最后,张世权主任提醒广大市民,无论是青少年或中老年人,若有髋关节疼痛的症状应尽早就医,一些髋关节病变早期完全可以采取保髋治疗。运动员或喜欢运动的人士,由于运动量远远大于常人,更加不可忽视髋膝关节疼痛的问题,如有髋膝关节疼痛不适的症状,建议尽早到医院做相关检查,避免延误治疗。

编辑 曹亮

(作者:读特记者 戴晓蓉 通讯员 帅菲斐 王璐鑫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