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坐落于福田金融核心区、由深圳市建筑工务署负责建设的上海黄金交易所深圳运营中心项目正式封顶。该项目总投资2.5亿元,占地面积约55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7万平方米,预计将于2020年正式投入使用。
据了解,作为深圳首家黄金交易所,该项目的建成运营将进一步扩大我国黄金市场在世界的影响力,有助于完善深圳金融要素市场、连通港澳黄金市场,承担金交所异地灾难备份、黄金保管、市场运营等功能,并将为推动深圳黄金产业的市场化、国际化发挥积极意义。
深圳市建筑工务署方面表示,该项目的设计理念是希望在拥挤的城市中心,以简单策略创造出宜人的公共空间和最佳内部办公环境,项目运用了新材料、新工艺,是具有国际水准的建筑精品。“在设计前期,我署组织设计单位明确了项目规划要点和设计边界条件,设定项目内部空间追求集约、高效、灵活的平面形式,再采取节能空调设备、节能灯具、雨水回收系统、无负压供水系统、室内空气质量监控系统等设计,达到了海绵城市的建设要求和国家绿色建筑设计二星级标准。”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该项目的建设过程中,有一个十分令人难忘的故事。
“开始我们还以为这就跟以往的常规项目一样,没想到建设难度超出了预期。”市建筑工务署项目主任陈亚升说,由于该项目地处福田金融核心区,紧邻购物公园商业区及地铁1、3号线,地段交通繁忙,周边全是已建成的超高层建筑,施工外围相对十分狭窄。“项目建设需要沿着施工最边缘的地方开挖,这样下去,施工工人就没有立足之地,基坑周边必须设置的巡视道、监测点、排水沟作业也会无处安放。”
要推进项目建设,就势必要将施工围挡外扩,然而这并非简单往外挪个位置,外扩1米,就占用了13家单位和个人的“红线”。这怎么办?陈亚升与项目组当下决定和使用单位一道,跟周边单位进行沟通协商,他们一家一家上门解释沟通,但因涉及产权和历史遗留问题,要说服对方让出一块空地并不容易,但他们仍耐心地上门沟通,有时一家还上门沟通8、9次。 “为了这1米,我们花了3个月的时间反复沟通协商,最后13家单位和个人全部愿意配合项目工作,项目终于可以准时开工。”
编辑 郑蔚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