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 大铲海事局水上安全形势持续好转

读特记者 易东 通讯员 黄志球 刘昭男
2019-07-09 16:57
摘要

“安全生产月”活动开展以来,大铲北水域船舶事故险情显著减少

在以“防风险、除隐患、遏事故”为主题的第十八个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中,深圳大铲海事局立足高站位谋划、全方位宣传、准定位治理,全力防范和遏制事故险情发生,促进了辖区水上交通安全形势持续好转。

高站位谋划,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扛起安全生产责任

大铲海事局秉持“最严格的监管就是最优质的服务”理念,树牢安全意识,强化红线意识,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安全生产月”伊始,大铲海事局在总结、分析上半年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础上,查找存在的管理“短板”,并详细梳理目前面临的安全风险,对标对表年度目标任务,实行时间倒排、任务倒逼,细化任务分解,层层传导压力,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工作机制。

此外,针对大铲北水域事故险情防控、弃土外运安全监管等重点工作,在完成“安全生产月”“规定动作”的同时,创新“自选动作”,策划、组织一系列安全宣传活动,将宣传活动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考核,务求“安全生产月”活动达到实效。

全方位宣传,构建立体化的安全生产宣传格局

“安全生产月”期间,大铲海事局围绕重点对象,整合多种资源、汇聚多方力量,推进安全生产宣传工作,确保安全生产宣传工作落到实处、开花结果。

大铲海事局辖区现有弃土外运临时装船点2处,弃土运输船舶数量庞大、船舶状况参差不齐、企业内部管理失范以及弃土成分难以掌控等,都是安全监管工作中面对的难题。大铲海事局坚持早谋划、严把关、通信息、强现场、重落实,推动建立“定码头运营公司、定船舶管理公司、定船舶航线,实施船舶评分机制”的“三定一评”管理模式,有力提升了安全监管效能。今年以来,安全保障弃土运输船舶进出港7214艘次,载运弃土总量813.1万方。6月19日,大铲海事局组织召开弃土外运安全管理经验交流会,介绍推广“三定一评”管理模式,为深圳市工程弃土海上外运异地处置项目顺利开展提供了“大铲经验”。

不仅如此,还抓住“6·5”世界环境日、“6·25”世界海员日契机,在深入船舶开展环保知识、关爱船员主题知识宣传的同时,宣讲安全生产知识,进一步帮助引导船员增强安全生产意识。

“安全生产月”期间,大铲海事局举办安全宣传咨询活动4次,发放安全宣传资料300余份,宣传教育近200人次,获新闻报道1次。

准定位治理,着力防控水上交通事故险情

大铲海事局在“安全生产月”活动中,立足辖区安全监管实际,精准定位、严控风险,推动解决水上交通安全监管难点重点问题。

大铲北水域地处珠江口咽喉要道,是连接粤港的重要航路之一,船舶通航压力较大,日均船舶通航量近600艘次。然而,该水域航道条件有限、通航环境复杂,极易导致水上交通事故险情发生。

大铲海事局在总结前期治理经验的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系统思维、长效管理,制定并实施大铲北水域水上交通事故险情防控专项活动,通过推动职能部门改善航道环境、改进应急值班运行机制、优化夜间巡航模式、开展船舶专项检查、压实航运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等9项措施,逐步降低船舶事故险情发生率。

“安全生产月”期间,大铲海事局遵循共建、共治、共享理念,组织开展“科学防控大铲北事故险情 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主题活动,邀请相关政府部门和港航企业展开交流和探讨,共商对策、共话合作、共谋未来,为把专项活动推向深入发挥了积极作用。

“安全生产月”活动开展以来,大铲北水域船舶事故险情显著减少,6月份仅发生1起船舶险情,大铲北水域船舶通航安全问题得到有效改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福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大铲海事局将认真总结“安全生产月”活动成果,宣传弘扬安全生产发展理念,持续加强水上交通安全监管,有效遏制和预防水上交通事故险情发生。

编辑 林捷兴

(作者:读特记者 易东 通讯员 黄志球 刘昭男)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