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山七院胸外科收治了一名特殊的患者。
这是一名从武汉来的29岁小伙子。像其他年轻人一样,他过着规律的上班族生活,身体健康。然而在短短2个月里,他被疾病侵袭,频频出现胸痛、气促的症状,稍微活动一下,甚至还会窒息。
来到中山七院就诊时,他胸部有“柚子”大肿瘤,形容十分憔悴,与病历本上的证件照相比,完全不像一个29岁的青壮年。他甚至无法自行行走,也不能平躺,只能坐着一直吸氧。在中山七院胸外科团队的救治下,12小时惊心手术成功摘除肿瘤。
呼吸成了奢侈品,胸口原来堵着个“橘子”
小李是武汉人,大学毕业后,他选择在深圳工作。2个月前的一天,小李像往常一样上班,好不容易小跑赶上了公交车,他却突然感觉自己胸口有点堵,喘气也没法大口大口的喘。稍微休息一会后,小李就恢复了过来,寻思着可能是因为天气太闷热导致的难以呼吸。
可自那以后,小李胸痛、气促的频率越来越高,偶尔快步走或者小跑之后甚至根本无法呼吸。
“呼吸都成了奢侈品。”他的胸口堵得慌,觉得自己“缺氧”,有时甚至想过给自己买个氧气瓶。
小李到医院检查发现,他胸腔纵隔内有一颗跟橘子一样大的肿物,直径大约10公分。小李将病情告诉父母,5月中旬,父母把他接回武汉,在武汉确诊肿物是“生殖源性恶性肿瘤”。考虑到肿瘤巨大,手术风险极高,医院建议小李先化疗,待肿瘤缩小,再做手术。
在父母的陪同下,小李做了化疗。“化疗后肿瘤应该就会小很多了吧!”小李和父母对化疗效果抱着满满的期待。
然而复查结果显示,这颗橘子大的肿瘤非但没有缩小,反而进一步迅速增大了。5月下旬复查CT发现,这颗肿瘤直径又增加了3公分,而小李胸闷、心慌、气促的症状更是进一步加重。再加上化疗后的副作用,小李常有“濒死”的感觉。
“肿瘤巨大、进展快,小李身体状况极差,手术风险高,不考虑手术治疗。”医生的话对于小李来说,就像阎王在生死簿上划掉了他的名字。
短短几天内“橘子”长成“柚子”,医生上演绝地反杀
但小李的父母没有放弃一丝希望。他们向深圳的朋友了解后得知,中山七院是中山大学在深圳新建的一家直属附属医院,医院大多数专家都是从广州中山大学本部调来的。5月30日,他们带着小李来到中山七院。
接诊的医生不太敢相信眼前的一幕,甚至怀疑小李进错了诊间。这名资料上写着29岁的年轻小伙,来就诊时根本无法自己走路,坐在轮椅上的他一直戴着氧气罩,缺氧非常严重,稍一活动就会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
检查发现,仅仅几天,这颗“橘子”长成了“柚子”,直径达到20公分!
“这颗大肿瘤占满了整个右侧胸腔,压迫到左、右无名静脉、上腔静脉、右肺动脉、右心房、右心室,右肺受侵,并与主动脉、气管等重要结构关系密切。无名静脉、上腔静脉梗阻、心脏大血管受压移向左侧。”胸外科张军航主任说,唯一值得庆幸的是,PET-CT检查排除了身体其他部位的转移。
术前胸部CT显示巨大肿瘤与周围器官、组织的关系
胸外科团队决定迎难而上,为小李手术切除肿瘤。
在医务处的组织下,重症医学科、麻醉科、放射科以及手术室等相关科室进行MDT多学科讨论,为手术的顺利进行及围术期安全保驾护航。
术前,胸外科团队还采用精准三维重建软件,重构了肿瘤与周围脏器、组织,如肺、气管、心脏、大血管等结构的解剖位置关系,并据此制定了包括麻醉气管插管方式、术中体位、血管置换等一系列应急方案,为术中精准切除肿瘤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精准三维重建显示肿瘤(土黄色)与周边结构关系
6月4日,胸外科与麻醉科、手术室团队紧密合作,经过将近12个小时惊心动魄的紧张手术,成功将肿瘤从心脏、主动脉、上腔静脉、无名静脉、肺动脉、支气管及膈肌等脏器组织围成的“致密粘连、密不透风”的“窝”中完整切除,并切除受侵右全肺。
术后,小李立刻转入重症医学科,在医护人员的精心诊护下,第2天就顺利转回普通病房。他恢复得十分顺利,心肺功能基本恢复正常,胸部CT复查显示肿瘤已完全切除。
罕见!一个肿瘤里居然有4种成分
术后病理检查显示,小李所患为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罕见的是,这个大肿瘤里面包含了卵黄囊瘤、未成熟型畸胎瘤、精原细胞瘤及绒毛膜癌等4种混合成分,非常罕见。
“我们查阅了文献,发现目前还没有报道过4种成分以上的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一般只有2种成分。”张军航主任介绍,生殖细胞肿瘤多发于20-30岁。
人体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会发育出生殖源性细胞,在正常情况下,这些细胞会在人体相应部位分化成生殖器官。
而有些人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生殖源性细胞残留在松果体,骶尾椎、纵膈腔、后腹腔等部位,成年后在某些特定突变刺激下,就会形成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
编辑 黄小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