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首款新冠疫苗诞生记

南方+
2021-06-01 19:56
摘要

“非常荣幸能成为首批接种广东首款新冠疫苗的市民!”深圳湾体育中心,康泰生物董事长杜伟民带头接种了自家生产疫苗。

“非常荣幸能成为首批接种广东首款新冠疫苗的市民!”6月1日上午,深圳湾体育中心,康泰生物董事长杜伟民带头接种了自家生产疫苗。

日前,康泰生物研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经国家卫生健康委提出建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论证同意紧急使用,成为广东省首款获批紧急使用的新冠疫苗。

从启动研发,到获批紧急使用并投入生产,前后仅用时1年多。康泰生物的厂房建设和疫苗的研发、生产、上市使用,离不开广大科研人员的辛勤努力,也倾注了深圳市、南山区相关部门高效协作与通力配合的大量心血。

在至今未有特效药的情况下,疫苗无疑是决定抗疫成败的关键。

2020年2月,正值新冠肺炎疫情最吃劲的阶段,作为国内疫苗研发、生产的龙头企业,总部位于深圳市南山区的康泰生物当即着手启动疫苗研发工作。但在当时,国内疫情的严峻形势让常规疫苗接种率下降,导致公司的利润出现了较大波动。

艰难困苦并没有打消疫苗研发的决心,康泰生物科研团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迎难而上、破冰前行,一项又一项地解决问题,为疫苗研发创造条件。

为保障各项生产有序进行,全力投入新冠疫苗研发,康泰生物全体员工自2020年春节起,全员放弃阖家团圆的机会,在做好各项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坚守岗位;为了落实关键的P3实验室资源,公司科研人员全国各地奔走,最终在7平方米的实验室中完成了疫苗的初期研发工作;为了解决疫苗研发的资金困难,公司不惜成本、不计代价,投入超过15亿元用于疫苗研发及生产车间建设……

2020年9月,康泰生物获得国家药监局临床试验批件;

2021年2月,为期数月的一、二期临床试验“揭盲”;

2021年4月,好消息传来:康泰生物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Ⅰ/Ⅱ期临床试验数据在Medrxiv平台及《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发表。

数据显示,该疫苗Ⅰ、Ⅱ期临床试验中0-28天免疫程序疫苗组的活病毒中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31.7,为康复者血清中和抗体GMT49.7的2.65倍,未发生3级以上严重不良反应,具有优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021年5月,康泰生物研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经国家卫生健康委提出建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论证同意紧急使用,成为了广东省首款获批紧急使用的新冠疫苗。

传统疫苗的研发周期往往在7-15年,平均周期超过10年。广东首款新冠疫苗从研发到问世仅用时一年多,何以实现?

康泰生物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在疫苗项目研发生产过程中,很多资源都能够在南山生物医疗生态圈中“就地取材”,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是疫苗能够快速研发生产的重要因素。

此外,南山区完整的生物医药产业链、创新链的生物医药生态圈的“加持”,为企业研发疫苗提供了丰厚的研发土壤和优良的产业环境,减少了企业研发生产过程中的时间成本。

对此,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公共经济研究所执行所长汪云兴认为,这背后,不仅有政府主动服务、善作善成的“地利”和企业战胜万难、拼搏攻坚的“人和”,更有南山生物医疗生态圈为企业研发生产疫苗提供的“加速度”,产业生态圈集聚加速、创新蔚然成风的“天时”。

(原标题《广东首款新冠疫苗诞生记》)

编辑 吴徐美审读 刘春生审核 新闻网-曹亮,编辑-范锦桦(外平台)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