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战疫进行时!120秒看懂这些天发生了什么

南方+
2021-05-30 11:36
摘要

5月底,广东再现本土疫情,战疫号角重新吹响。白衣再出发,从四面八方赶来核酸采样检测点,重新踏上了与新冠病毒较量的征程。

全民测核酸,多城大行动。

5月底,广东再现本土疫情,战疫号角重新吹响。白衣再出发,从四面八方赶来核酸采样检测点,重新踏上了与新冠病毒较量的征程。

△5月21日,一张核酸检测站护士流汗湿透白大褂的照片流传在网上,获得大批网友点赞“最美白衣天使”。凌晨,照片中的主角——荔湾区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护士李佩真在值勤八个多小时后,回家换下湿衣服,又马不停蹄回到医院跟随队伍出发,赶往下一个防疫工作点集结。南方日报记者 梁钜聪 摄

△5月26日晚,深圳坪山一处住宅区,市民有序接受核酸咽拭子采样。南方日报记者 朱洪波 摄

△5月26日晚8时许,在广州市文化公园中心舞台核酸检测点,参加检测的市民虽然很多,但现场秩序井然。南方日报记者 吴伟洪 摄

△5月26日晚上,广州市荔湾区开展全区全员核酸检测。晚上8时许,医务人员穿好防护服就位,在文化公园中心舞台核酸检测点开始检测核酸。参加检测的市民虽然很多,但现场秩序井然。 吴伟洪 摄

△5月26日晚11点30分,深圳市福田区中银花园小区居民连夜核酸大排查。南方日报记者 鲁力 摄

△5月27日,在深圳市深圳湾体育中心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点,市民有序排队。南方日报记者 鲁力 摄

5月27日,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护人员闻令而动,争先恐后报名,仅用了1个小时就完成了99人的应急队伍集结;凌晨时分,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50多名医护人员,连夜赶往荔湾鹤洞开展核酸检测,这是我们最紧急的一次夜间行动,“有需要,我们随时就会上”;省第二人民医院的护士范维娜还在睡梦中,就收到了支援核酸检测的通知。一声令下,她放弃了轮休,紧急回到医院集合。她说:“选择了这个职业,有什么需要就要第一时间出发。”

△5月27日凌晨,广州市上下九广场检测点的医护人员完成交接班,脱下防护服的他们手腕处留有“最美的”痕迹。南方日报记者 金镝 摄

△5月27日凌晨,广州市上下九广场检测点的医护人员在连续工作四个多小时后终于得以休息。南方日报记者 金镝 摄

△5月27日下午,广州荔湾区冲口街道社区金昊大厦核酸检测点,室外高温,身穿防护服的护士们靠着冰块降温。南方日报记者 徐昊 摄

△5月28日,广州市南洲街三滘联社的党员干部穿上防护服与医护人员并肩战斗,三个小时下来联社社长郭泽文的里外都被汗水湿透了,写在防护服上的名字也被汗水冲浸模糊了。符超军 摄

△5月28日,广州市南洲街粤海医院检测点医护人员在给居民采样。南方日报记者 符超军 摄

凌晨,他们还在广州街头,下午就辗转佛山社区。广佛同心,就在联手抗疫时。

5月28日下午6时,广州7家三甲医院500名医护人员再出发,前往佛山开展核酸采样工作。这是一支素质过硬、技能全面的精兵强将,有数月驻守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的“守卫者”,也有驰援武汉、荆州、新疆等地的白衣先锋。

△5月28日傍晚,广州近500名核酸采样人员火速集结支援佛山,当地居民有序排队检测。南方日报记者 徐昊 摄

△5月28日傍晚,广州近500名核酸采样人员火速集结支援佛山,为了方便工作,一名医务人员头带射灯工作。南方日报记者 徐昊 摄

△5月28日傍晚,广州近500名核酸采样人员火速集结支援佛山,一位家长竖起大拇指鼓励孩子配合采样。南方日报记者 徐昊 摄

△5月28日凌晨2点52分,佛山梁园采样点,来自佛山市口腔医院的郭少洪的护目镜下是一双被汗水迷糊了的双眼,额头上也满布汗珠。南方日报记者 戴嘉信 摄

“不要硬撑,受不了马上换人。”抵达前,广东省人民医院支援禅城区城北社区核酸采样的队长李海霞反复告诫,“安全第一,每一步不能放松,打醒十二分精神。”

社区里,居民已排起长龙。匆匆吃了两口饭,支援人员就开始了新一轮采样工作。

△5月28日深夜,佛山市禅城区上沙村万科金色里程小区,居民有序排队进行核酸检测。南方日报记者 肖雄 摄

△5月28日深夜,佛山市禅城区上沙村万科金色里程小区,前来驰援佛山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医护人员对小区居民进行核酸检测。南方日报记者 肖雄 摄

△5月28日晚上,佛山市体育馆采样点,市民有序排队进行核酸检测。南方日报记者 戴嘉信 摄

脱下防护服能倒出水,裤子上遍布结晶的盐巴,是一线真实写照。北大深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士董娟妮带领采样队,每天早上6:00起床乘班车前往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临时搭建的板房里,环境更加闷热,不到半小时,汗水湿透了衣服;省人民医院护士刘国栋一天十几个小时下来,湿了4套手术服,头皮也被口罩绳勒得发痛,但他都是咬牙坚持着。换衣服时,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拼命喝水,一口气喝了3大瓶水。

△5月29日凌晨2时许,刚脱下防护服的佛山市口腔医院护士的衣服已经被汗水完全湿透。 南方日报记者 戴嘉信 摄

△5月29日凌晨零点30分,佛山禅城郊边村,前来做核酸检测的群众排起了两百米多长的队伍。南方日报记者 肖雄 摄

逆行向上时,温暖与感动总是相伴而行。

在沙面小学,感恩的孩子不仅用标准的队礼致谢医护人员,而且巧手著画,表达小小的心愿——希望疫情快点结束;在佛山,一对父女向广州支援佛山医护人员敬礼致谢,等整个医疗队都走远了,父女俩才把手放下来;零点将至,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108名医护人员收到了村民送来的宵夜,有粥、米粉,“老百姓这么支持,大家会铭记于心,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工作。”队长关小倩说。

△5月29日,广州市荔湾区花溪路一小区实施隔离封闭,出入口拉起了警戒线。南方日报记者 肖雄 摄

所有人都在尽自己一分力量。在荔湾区,68岁的党员志愿者莲姨,得知采样点缺人手,马上报了名,赶来支援,“社区一有召唤,我就来,帮人就是帮己”;禅城区城北社区居民林国豪主动放弃排队测核酸,成为志愿者,站出来维护现场秩序……

5月29日,广州市实施分级分区防控方案,荔湾区白鹤洞街、中南街、东漖街、冲口街由低风险地区调整为中风险地区,每户每天限1人外出购买生活必需品外,其他人员不得外出。

△5月29日,广州市荔湾区坑口村,居民从隔离线上接过快递小哥的网购物资。南方日报记者 石磊 摄

29日下午,天气骤变。然而,风雨中,没有人离开,医护人员、公安干警和辅警仍在坚守防控一线。越秀区光塔街社区工作人员冒着大雨,全身淋湿,也要重新搭起被吹倒的帐篷;在荔湾区中海花湾壹号小区门口,女民警站在雨中,双手握住警戒线,不让人随意出入;禅城区岭南明珠体育馆门口,志愿者周鸣晨不停提醒:“跟我走,大家注意不要拥挤!”

△5月29日下午2时许,广州市荔湾区暴风骤雨袭来。负责疫情半封闭小区中海花湾一号小区值守任务的民警们在风雨中坚守岗位。南方日报记者 张梓望 摄

无论日夜,无惧寒暑,无畏风雨,所有人众志成城,只为了早日实现无忧。

(原标题《广东战疫进行时!120秒看懂这些天发生了什么》)

编辑 许舜钿审读 刘春生审核 编辑-郑蔚珩(客户端)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