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养以公共利益为导向的公共精神
曾楠 杨煌辉
2019-05-21 14:40

提要:

公共精神是人们基于公共交往表现出来的关心公共利益、参与公共生活,以公共善为旨归的精神特征。公共利益、公共领域及公共生活是考察公共精神生成的三维视阈,强化公共利益导向是公共精神生成之“源”;优化公共领域空间是公共精神生成之“形”;提升公共生活质量是公共精神生成之“宿”。

强化公共利益导向是公共精神生成之“源”

利益决定着人的思维方式,人们现实实践都能找到背后利益关系的原因,思想脱离利益就会变成怪诞的空想。如马克思言:“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公共精神的首要价值是公共性,公共性内核是公共利益的实现问题。公共利益是个人作为社会共同体成员所拥有的共同利益,它与私人利益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集合体,缺少任何一方,对方都不成立,它们又是一个辩证关系的矛盾统一体,二者相互规定而存在,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公共利益不是私人利益的简单量的堆积,它包含整个社会的生产关系、分配方式、交换形式、实现方法的制度性安排。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剩余产品的出现,由于不同的劳动资料、不同的劳动方法分由不同个人占有,因而生产方式采取分工形式,“分工和私有制是相等的表达方式”,“随着分工的发展也产生了单个人的利益或单个家庭的利益与所有互相交往的个人的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矛盾对立统一关系表明,分工促成合作,也就是说私人利益的合理存在是公共利益的实现条件。同样,只有在公共利益保障条件下私人利益才能顺利实现。由此而言,人们为了自己的利益,才会关注公共利益,然而正因为此,人们对私益的追逐常常对公共利益造成不自觉损害。

正如恩格斯所言:“任何一个人的愿望都会受到任何另一个人的妨碍,而最后出现的结果就是谁都没有希望过的事物”,商品经济早期,曼德维尔曾认为“私恶即公益”,他在《蜜蜂的寓言》中描绘了在蜂国里,每只蜜蜂自私自利,生活堕落,追求奢华,浪费成性,而结果却戏剧般出现蜂群兴旺发达、繁荣昌盛情景。而亚当·斯密也类似地在《国富论》提出“私益即公益”,即认为公共利益由一只看不见的手来指导,源自人们利己心无意实现。

洛克和卢梭认为,公共利益的实现“决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社会契约论”在人类文明进程中已被证实为是一种更理性方式来通达公共利益,这亦表明公共精神不仅是公共理性使然,更是法治精神的彰显。市场经济固然承认人们追逐私益的合理性,但更需要公共利益的包容性、内涵式、互惠性。帕特南曾指出,普遍互惠是一种具有高度生产性的社会资本,人们在互惠中,如果公共利益指向明确,确能够有效缓解“集体行动的困境”,增强社会关系、公共行为的确定性与和谐性,提高社会总产出水平,实现私人利益最优化。强化公共利益导向是公共精神生成之“源”,公共精神的理性生成,既提升人们主体意识、责任意识、共担意识,又能促成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协调发展。

优化公共领域空间是公共精神生成之“形”

公共领域向所有人开放,在这个领域中人们就关心的公共利益进行协商、讨论形成公共意见并能影响政府政策制定。公共领域的出场能有效填补政府职能的真空地带,比如引入居委会,与代表政府的街道办一起治理社区事务。优化公共领域空间必然要对政府边界加以界定,对社会生活加以规范。

罗尔斯认为,作为公平的正义,“主要问题是社会的基本结构”,公共领域有利于人们就公共事务达成合作与共识。因此不难得出,优化公共领域结构是培育公共精神、实现公共利益的重要渠道。首先,政府边界法定化,建立政府权力“负面清单”,以法律形式明确政府的职能、影响程度和作用力度,同时明晰社会权利,规范社会行为,维护公共秩序,为公共领域营造良好生态。其次,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注重发展基层协商、人民团体协商、社会组织协商。再次,培育社会组织的社会功能,形成“强政府-大社会”治理格局。强政府即是建设有为、有限、有效政府,大社会即是完善社会功能,让社会丰盈人们的生活,使社会真正成为“全部历史的真正发源地和舞台”。

提升公共生活质量是公共精神生成之“宿”

公共生活是人们为达至共同关心的公共利益的实践活动。人们有什么样的精神样态,就有什么样的生活实践,公共精神孕育在人们公共生活当中,以公共善为价值旨归,表现人们对公共事务的积极关怀和热情投入,体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公共精神生成目的就是要激发人们的公共交往能力,提升公共生活质量。有质量的公共生活能使个人价值得到升华。

人生存在的意义及目的是怎样,什么样的生活才是人所追求?由此催生“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之问,这也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哲学命题。亚里士多德认为有思考的生活才是有意义的生活。马克思认为:“人以其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区别于其它一切动物。”人作为类存在,其实践活动不仅仅限于能够生存与繁衍,而是能动改造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在公共生活实践中注入自己的目的,实现真善美的统一,这又使人超越他的自然属性。

从某种意义上说,因为人的社会属性才使人具有无限发展的能力得到确证,“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所以人在积极实现自己本质过程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联系”。因而人们学会了在交流与合作、协商与共识中发展自身的能力,弥补自身的不足,并通过公共生活实践共同解决人类生存与发展问题。

有质量的公共生活能增强社会发展动力,促进社会关系和谐。人们通过积极参与公共生活,通过广泛对话、协商、共识,在追求自己的私人利益的同时维护公共利益,兼顾各方诉求,凝聚社会共识,增强社会信任,激发社会活力。

有质量的公共生活能提升政府效能。政府行政越来越科层化、技术化、专业化,加上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置身于消费社会的物欲狂欢中,商品越来越展现其无所无在,无所不能的控制力,人们对公共事务普遍冷淡,发扬公共精神,提升公共生活质量有助于发挥人们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人们普遍参与到公共生活中,才能影响政策朝向民主化、科学化方向制定,使法律规章制度更好体现人民的智慧和意志。

(作者:曾楠,南方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杨煌辉,南方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

编辑 张克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