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澜 | 别让孩子成为考试机器
海 舟
2019-05-14 08:53

死的知识是永远学不完的,只有变成自己的智慧与能力,养成终身的学习阅读习惯,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才会变成惊人的创造力。

教育既是一国之大事,也是一家之大事,从孟母三迁到千万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孔子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教育从来没有这样受到重视,教育也从来没有这样让人牵肠挂肚。

只要家里有上学的孩子,孩子就是家里的中心,尤其是遇到小升初,中考、高考,更是动用家里的所有资源,全力以赴,围着孩子转,每到高考前夕,更是如临大敌。

看看那些超级中学的高考工厂,每年的誓师大会上响亮的口号与雷人的标语,总会让人心惊肉跳,这绝不是去考试,而是一场生死战,他们代表了最军事化、最严格、最枯燥的“应试教育模板”,成为应试教育历史上最登峰造极的代表作。这些学校实行“无死角管理”,推行半军事化管理,从早上5点半到晚上10点10分,时间安排具体到分钟。成绩、德行、卫生全部纳入“量化管理”。孩子不过是流水线上组成的一架考试机器,他们没有半点自己的时间,全部被作业与考试占领。教师仿佛流水线上员工,在规定的时间点上,娴熟地把语文、英语、数学等科目考试所需要的知识,焊接到这些孩子的大脑里,组装成品后,等待高考的验货。这些孩子很少能有个人兴趣,青少年最有创新的能力与爱好被毫不留情地早早扼杀,一切与高考无关的课外书籍都不能看,一切与高考无关的事情都不能做,在人的一生最美好最活泼的时期内,就这样被枯燥塑造成一架无趣的考试机器。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家庭为了避免孩子成为考试机器,纷纷将子女送到国外留学,让我们更多地熟悉国外的教育模式。在美国,小学生不是以填鸭式的灌输知识为主,几乎不布置家庭作业,他们主要是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与阅读兴趣,培养孩子的动手、思考能力,先让孩子去感悟,去思考,让这些知识变成他们自己活的智慧。死的知识是永远学不完的,只有变成自己的智慧与能力,养成终身的学习阅读习惯,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才会变成惊人的创造力,这应该是学习的最高境界。

这样自主学习的习惯养成,与被动式的填鸭式学习,一到大学阶段就会形成很大的差距。美国的大学是宽进严出,给学生充分的自由选择与发挥空间,但是也是最严格的学习要求。一位在美国上大学的孩子说,在这里一个星期的阅读量是在国内大学一年的阅读量,而且,作业量要求很大,上课之前,要花很多时间看书,预习案例。课前准备充分了,上课时才能在课堂上和别人交流,否则,无法融入到课堂的教学中的。这种训练大大提高了自己的阅读分析能力,也强化了专业的思维能力,能提高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纯粹的知识灌输。

可经过高考工厂塑造出来的许多学生,一到大学,高压的弹簧终于可以放松了,他们要把以前没有玩耍的时间补回来,学习反而成为次要的东西,追求能及格毕业就可。

如何找到一条合适的人才培养之道,自近代以来,就有许多的知识精英在不断探索,陶行知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一位。这位著名的教育思想家1914年留学美国入伊利诺大学获政治硕士学位,后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教育,师从杜威。回国后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希望将国外的先进教育理念带到中国,改变落后的教育面貌。他先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教授、教务主任等职,与蔡元培等发起成立中华教育改进社,与晏阳初等人发起成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后赴各地开办平民识字读书处和平民学校,推动平民教育运动,推动教育改进。他认真研究西方教育思想并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教育理论。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他认为,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他主张把教育与生活完全熔于一炉。“生活即教育”的核心内容是“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他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可见,陶行知所说的“教育”是指终身教育,它以“生活”为前提,不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育就不是真正的教育。他坚决反对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

虽然那个时代还没有什么考试工厂,但是陶行知坚决反对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就是对这种教育模式的批判,对于那种考试机器,陶行知专门写了《杀人的会考与创造的考成》一文,他指出,学生是学会考,教员是教人会考,学校是变成了会考筹备处。会考所要的必须教,会考所不要的就不必教,甚至于必不教。于是唱歌不教了,图画不教了,体操不教了,家事不教了,农艺不教了,工艺不教了,科学的实验不做了,所谓课内课外的活动都不教了。所教的只是书,只是考的书,只是《会考指南》!教育等于读书;读书等于赶考。他认为,机械、盲目的考试只会“把血色赶跑了,把肉儿赶跑了”,对国家对学生都是极大的损失。

八十多年前写的文章,至今仍是振聋发聩。教育不是考试机器,教育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是每个受教育者的未来,也是国家的未来。

(作者系文化学者)

编辑 陈冬云

(作者:海 舟)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