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精神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启示
魏传光
2019-05-07 08:03

提要

五四运动中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民族救亡和民族复兴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斗的精神动力。同时,五四运动也昭示我们,爱国主义要与社会主义深度融合,不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不断开创爱国主义精神的新境界。

今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4月30日,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五四运动以来的100年,是中国青年一代又一代接续奋斗、凯歌前行的100年,是中国青年用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民族的100年。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主题,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方向,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人民一道,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五四运动不论是作为历史事件、还是文化符号和价值标识,已深深地镌刻在中华民族的记忆和精神深处。虽在过去的 100 年里,五四运动不断被提及被纪念被阐释,“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时代巨响不断在回荡,究其原因,在于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都与五四运动息息相关。毫无疑问,五四运动首先是一场反对强权、维护民族尊严的爱国运动,五四精神中最深沉最持久的精神就是爱国主义。其次,五四运动还是一场民族觉醒和文化觉醒、追求进步的运动,是一场意图用现代文化现代价值理念改造中国旧文化旧伦理,使古老的中国现代化的运动,因而进步精神是五四精神的鲜亮底色,也是之后中国社会发展的应然价值诉求。当然,五四运动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打出追求民主、科学的旗帜,使得民主与科学成为了五四精神的内在价值意蕴。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一直在五四精神的传承之中,须臾也没有离开。

启示之1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矢志不渝的愿望和追求。五四运动时期,民族复兴的梦想不断凸显。李大钊提出了“新中华民族主义”和“中华民族之复活”的主张,孙中山提出了“要恢复民族的固有地位,便要首先恢复民族的精神”的号召,梁启超提出要复兴东方文化等等。可是民族复兴之道在哪里?当时一大批有志的青年知识分子纷纷出国留学考察,并把无政府主义、工团主义、基尔特主义、实用主义、社会民主主义等社会思潮引入中国。但当我们今天从百年历史长河中审视五四运动可以发现,五四运动前后随着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我国才真正找到实现了中华民族复兴之路。

在五四运动的有力推动下,进步刊物《新青年》和《每周评论》加大篇幅发表和宣传俄国十月革命经验,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新文化运动进入了介绍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新阶段。受五四运动的影响,经过对于各种社会思潮的比较研究,一大批先进分子开始在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集合起来,接受马克思主义,并开始思考如何利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中国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是五四运动最大收获之一,推动了思想解放运动的深入发展。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十月革命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影响是很大的,由于掌握了认识中国社会这个“必然”的科学武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具有实现的可能。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此找到了科学的指导理论,进入一个新时期,五四运动也因此成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起点。

启示之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深度融合

五四运动距今已经100年了,但作为一场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它所高举起的爱国主义旗帜至今仍然是推动民族复兴的精神力量,一大批进步青年开始在中华民族的种种危机面前觉醒,明白了国家的当务之急是从列强的压迫和控制下解放出来,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孜孜求索,探寻新路,为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奔走呐喊,解决民族存亡这一重大问题。可以说,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一次集体行动,第一次唤起了人民大众对国家命运的关心,规模宏大、时间持久,铸刻了彻底性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历史烙印。在这场爱国主义行动的实践中,人们也在不断寻找解决民族危机的道路,而历史证明走西方资本主义道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根本是不可能的,因为帝国主义不愿意看到一个独立自主、发展壮大的中国,而且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运用资本主义的方法来发展实业,结果将会使富者愈富,贫者愈贫,这也不符合中国人民的利益和愿望。

处于迷茫之中不知所向的中国先进分子,从与中国相近的俄国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中,看到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前途和希望,决心选择新的方向,走社会主义之路。先进分子已经觉悟到,社会主义是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应该以社会主义为方向,要在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同时实现人民共同富裕。正如瞿秋白在《俄乡纪程》一书中记载的,“学生运动倏然一变而倾向于社会主义”。十月革命的确是“天下惊秋的一片桐叶”,这时谁也无法阻挡广大进步青年对社会主义的选择。五四运动昭示人们,爱国主义精神能够产生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对民族复兴起到巨大的支撑作用,因而五四运动中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民族救亡和民族复兴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斗的精神动力。同时,五四运动也昭示我们,爱国主义要与社会主义深度融合,不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不断开创爱国主义精神的新境界。

启示之3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五四运动催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五四运动是以北京大学学生的游行示威开启的,接着从学生的罢课扩大到工人罢工、商人罢市,越来越多的民众参加到了运动中来,特别是工人阶级的参加,对运动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因而,五四运动让工人阶级正式登上中国政治舞台。从此,救亡图存不再是个别阶级、阶层和一小部分人的事情。这个时期虽然还没有产生中国共产党,但五四运动使中国工人阶级走上政治舞台,后来,工人阶级经由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先进知识分子的组织,产生了中国工人阶级的代表——中国共产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五四运动形成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自觉传承五四精神,把反帝爱国、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作为己任,以争取人民的自由幸福为奋斗目标,因而可以讲中国共产党是五四运动精神的继承者和发扬者。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近代中国由不断丧失国家独立与主权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向下沉沦的走势,开始向国家独立、民族自由、人民民主、民富国强转变。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复兴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就没有中国今天在世界的地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在革命、建设与改革征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不畏艰险,勇于担负民族复兴重任,致力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也在党。这是中国人民从五四运动时期在历史活动的实践和比较中,不断寻找、选择和培育指导自己前进力量的结果。历史证明,哪种政治力量能够承担起带领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性任务,它就能够成为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领导力量。回眸百年,我们必须认识到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

五四运动是我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我们要从五四运动百年历史中总结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理论逻辑,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变为现实。

(本文系广东省优秀青年理论宣传人才项目阶段性成果。作者系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

编辑 周梦璇

(作者:魏传光)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