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丝蓝皮书建议:进一步完善海丝建设评价体系
读特驻京记者 李萍
2019-05-06 17:45

近日,华侨大学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社科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的《海丝蓝皮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研究报告(2018~2019)》指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已发展为多国各方“共享蓝色机遇、共筑四海融通”的国际海洋发展合作平台。同时,中国应对5年来的海丝实践进行科学评估,进一步完善海丝建设评价体系。

华侨大学何光强、许培源在总报告中指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年多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已发展为多国各方“共享蓝色机遇、共筑四海融通”的国际海洋发展合作平台。要推动海丝建设进一步走实走深,建议完善“一带一路”顶层设计,统筹海陆平衡发展;着力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增进大国间政治互信;深化国别调查研究,加强政治生态沟通;拓展海丝公共外交,推进民心相通相向;科学评估海丝实践,循序渐进推动建设;统筹国内海丝行动,化竞争为协同合力。

海丝蓝皮书分为总报告、国别与区域篇、专题篇三个部分。其中,国别与区域篇从国别和区域的角度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进展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和动态评估,研究探讨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新动态、新问题和新机遇。

该蓝皮书指出,促进沿线国家战略对接是顺利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要支撑,与沿线国家对接的合作方式和合作领域应更具多样性;“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为中国与太平洋岛国间的合作提供了新的平台与动力,应加强与该地区重点国家在政治、经济、人文与机制建设等上的“一国一策”务实合作;南太平洋地区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延伸区域,无论从地缘、安全还是发展角度,深入推进双方气候变化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中马两国“一带一路”合作五年来取得重要成就的同时,也面临部分问题,需要两国政府谨慎研判、务实应对;印度在“一带一路”沿线的地位不断突显,深化中印经贸合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与印尼经贸关系取得重要进展,虽然双方经济关系存在诸多挑战,但两国发展潜力乐观。

专题篇围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双边或多边合作中一些共同关切的热点问题,重点对海外利益保护、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油气开发与能源贸易合作、南海地缘战略通道、中东地区非传统安全等进行了研究探讨。

对此,该蓝皮书建议,中国企业和机构等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遭遇诸多风险,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亟待建立完善的海外利益保护机制;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是促进“贸易畅通”,构建“海丝”自由贸易区网络的重要内容,由于一些国家在贸易自由化、贸易便利化中呈正负相反的收益,因此两者同步推进是构建“海丝”自由贸易区网络的最优模式等。

蓝皮书还指出,面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出现的主观认知有待提升问题,中国应对5年来的海丝实践进行科学评估,进一步完善海丝建设评价体系。

蓝皮书建议,在与海丝沿线各国沟通方面,应注意海丝建设对外沟通不能机械照搬所谓的“中国方式”,应该在遵守海丝共建国法律、风俗习惯和国际惯例的前提下,创新海丝建设沟通方式,既保证海丝沟通对象的全面性,又符合共建国本国的交流特色。

在海丝调研评估方面,中国应建立全国性海丝调研评估监管体系。一方面,要大力支持接地气的海丝驻地调查研究,加强相关研究资源倾斜,便利出国审批流程。同时要注重一手资料和信息,发挥大数据方法在海丝调研评估中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海丝调研评估中的各种形式主义进行监督管理,引入退出机制,减少不实调研评估的误导。

在海丝建设合作方面,国家应对海丝实践进行科学评估,有序推动海丝建设。

在海丝企业战略文化方面,参与海丝建设的中国企业家应积极领会“一带一路”的合作理念,努力培养自身的企业家精神,引导企业形成专属战略文化。

在海丝研究方面,学术界应该大力改革国内“一带一路”研究评价的体制机制,引入科学的海丝研究评价标准。

编辑 李林夕

(作者:读特驻京记者 李萍)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