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斗门区2540万尾种苗放流大海!加快西江流域渔业资源恢复

观海融媒
2021-05-26 18:23
摘要

5月26日上午,珠海市斗门区2021年水生经济物种增殖放流活动在磨刀门出海口水域举行。本次活动以“增殖水生生物资源,共建生态美丽湾区”为主题,一次性放流2540万尾鱼虾种苗。

5月26日上午,珠海市斗门区2021年水生经济物种增殖放流活动在磨刀门出海口水域举行。本次活动以“增殖水生生物资源,共建生态美丽湾区”为主题,一次性放流2540万尾鱼虾种苗,旨在进一步加快西江流域渔业资源恢复,推动渔业经济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

在广东省西江流域管理局码头岸边,伴随着一阵阵“哗啦啦”的水声,一盆盆鱼苗虾苗顺着引流槽,活蹦乱跳地跃入磨刀门水域游向大海。此外,当天的放流活动还在珠海大桥以南磨刀门水道中线位置进行,为该片水域增添生机活力。据介绍,此次增殖放流活动共一次性放流1.5厘米以上斑节对虾苗2520万尾,4厘米以上的黑鲷和黄鳍鲷各10万尾。当前,正值南海海域休渔期,实施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将为保持海洋水生生物多样性、促进渔业资源恢复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据悉,西江流域多条泾流流经斗门区,形成得天独厚的咸淡水自然资源。多年来,斗门区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水产养殖业已成为全区乃至全市的农业支柱产业之一。2020年,全区水产养殖面积18.33万亩,水产品总产量25.5万吨,渔业总产值65.26亿元,占全区农业总产值的79%。

在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斗门区积极采取增殖放流等多种措施,不断增强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持续改善水域生态环境,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家园。2007年以来,斗门区在黄杨河水域、鹤洲北海域共计投放四大家鱼、鲷鱼等鱼苗2711万尾、虾苗1.395亿尾,并持续开展打击电、毒、炸鱼等非法捕捞行为的专项整治行动。

(原标题《斗门2540万尾种苗放流大海!加快西江流域渔业资源恢复》)

编辑 刘桂瑶审读 韩绍俊审核 特区报-王雯,编辑-范锦桦(客户端)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