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万元的原始欠款,加上债务利息也不过十万元,为这10万元“死磕”三年,值得吗?对于“老赖”来说不值得,但对于主持正义的法官来说,值得!近日,龙岗法院就因对这样一宗“小案”的坚守,最终为原告找回了公道。
申请执行人送来三面锦旗
这件事要从一名典型的“老赖”说起。该案被告人赵某当初因为做生意之需,租赁了深圳某房产交易有限公司的店铺,后来却拒不支付8万多元的房屋租金。2016年二审宣判后,原告公司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在该案执行过程中,承办法官多次向赵某致电,要求其履行法定义务,但是赵某始终推诿,在法官明确告知不履行判决的不利法律后果后,仍拒不履行,被龙岗法院列入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于是赵某使出了百般“老赖”伎俩:或者表示判决不公,自己不应当履行;或者向法官提出自己没有收到法院的相关材料;一会儿说自己已经和申请人达成和解;一会儿又持家人病危通知书要求法院解除自己的失信,因为失信限制导致自己不能向银行贷款为家人治病;时而又去信访部门投诉法官执行态度不好;时而又说自己在外地出差,没时间处理案件。
面对法院的失信限制等措施,赵某不得不向法院执行款代收专用账户转款5000元,但此后又明确表示不愿履行、不再履行。依据相关法律规定,龙岗法院对该案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终本案件,指法院的执行案件,由于被执行人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而裁定终止本次执行程序。终本不撤回执行申请,也不是已经执行完毕,而是暂时中止执行。若以后发现被执行人有财产,申请人随时可以申请恢复执行)。
2018年底,迫于失信黑名单带来各种限制的压力,赵某找到承办法官表示愿意主动履行,但要求法院先解除失信限制,同时要求法院免除自己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针对赵某的无理要求,法官一边对之情理兼施,积极做其思想教育工作,要求其主动全额履行;一边继续冻结其名下银行账户及微信支付账户,同时做好采取相应强制措施的准备,督促其尽早履行。
又经过多次往复,赵某终于在今年3月底将该案执行款全额支付到法院执行款专户。收款后,该案执行小组的法官和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联系申请执行人,办结了该案。
在收到全部执行款后,申请人既高兴又吃惊,表示“案件拖了那么长时间,我们都死心了,没想到还能够收到全部执行款,真的非常感谢龙岗区人民法院。”
编辑 张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