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首个“海归岛”开岛!未来几天别错过宝安这10多场重磅级人才交流活动

读特记者 李亚男 通讯员 陈海广 魏华山 吴丽菲 文/图
2019-04-10 09:17
摘要

宝安广聚英才迈向湾区建设新征程。精准服务提质提效,创新机制“人才+项目”落地倍增。

人间四月春盎然,人才广聚在宝安。

9日上午,来自深圳市欧美同学会、海归协会、海归博士协会的代表和中国深圳创新创业大赛第三届国际赛的海外创新团队齐聚宝安人才园,拉开第17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宝安分会场活动序幕。同时,“海归岛”正式开岛迎宾。

好戏连台唱,未来几天宝安分会场还将举办海外人才(团队)落地对接、海外人才宝安行、中国城市国际创新创业合作与高质量发展研讨会等10余场重磅级人才交流活动。同时,宝安区还将组织重点企业,参加国际人才交流大会深圳主会场和香港分会场引智成果展览洽谈及中高级人才招聘会,为宝安企业招才引智搭建平台。

这是人力资源服务的一系列“创新”,展示出宝安在营商环境竞争上的再发力。

这是广聚英才的一面“镜子”,折射出宝安重视人才而兴盛的城区魅力。

一组数据为证:2018年,宝安区新认定区级高层次人才847人,同比增长26.6%,累计达2623人;引进留学生570人,增长90%;新增博士后工作站1家、博士工作站1家、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8家,数量创近十年之最。

宝安,正以 “产业聚才、政策惠才、柔性引才、环境优才”为理念,不断创新人才政策,强化服务环境,为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空间之核、枢纽之核、产业之核、创新之核提供“人才引擎”。

在海归岛参观的海归人才。

海归岛正式开岛:预计1年服务3000海归人才

位于宝安区福海街道永和路与荔园路交会处,一座蓝色玻璃白色楼体的大厦,在初夏阳光下显得生机盎然,这里就是宝安人才园。园区内,宝安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在墙上清晰地展示,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活动安排表实时更新,处处洋溢着浓厚的“为人才服务”的氛围。

走进六楼便是昨日正式开园的“海归岛”。由宝安区人力资源局、科技创新局和产业投资引导基金有限公司联合共建。这里蓝黄色调,清新淡雅,100个办公卡座错落有致,接待洽谈区、政策咨询区、沙龙图书多功能区、健身区、共享会议室等一应俱全。

作为精准对接海归和海外人才的重要载体,海归岛面向全球海归、海外人才开放。这是宝安向全社会释放的惜才如金、求贤若渴的信号。

“我们可为大家就业创业提供3-6月免租办公和科研场所,全方位对接提供生产、投融资、市场等资源。”区人力资源中心相关负责人现场介绍,宝安引导基金将计划发起海归岛孵化基金,一期规模1亿元,用于对海归岛入驻项目提供直接股权投资支持。预计海归岛每年可服务海归3000人次。

“宝安是湾区核心、智创高地,事实证明我没有选择错。”海归博士后张瑞锋带领团队,在2018年12月入驻海归岛,专注于新能源智能汽车、航海、航天等领域的技术研发,3个月后,整个团队孵化成功,成功创办了深圳汽航院科技有限公司。

“海归岛给了我们空间、资源、资金等诸多帮助。对未来,我们每个人信心大增。”海归硕士应悦和她的团队,主攻母婴方向的个性化营养服务。在宝安区政府和海归岛的帮助下,他们得到周全的职业规划和创业辅导,并与宝安妇幼保健院等多家医疗机构联系合作,进行业务推广。

海归岛还有更多服务令人振奋:引进的创业人才,符合条件的可纳入“1000工程”紧缺人才引进计划,享受人才住房等政策待遇;提供3次宝安区内企业实习或见习推荐服务,每次提供不少于10家企业作为选择;推荐成熟团队到桃花源科技创新园或其他创业空间、孵化基地继续深化发展等等,全面带动扩大创业与就业,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

如今,海归岛已经入驻5家团队,他们将在这里带着梦想,发展壮大。

抢占海外人才引进制高点:建立海外“人才+项目”引进机制

近年来,我国海外人才归国渐成趋势。深圳是海外人才就业创业最集中的城市之一,宝安作为深圳的经济大区、产业大区和创新强区,紧跟发展形势,积极拓展渠道,完善海外“人才+项目”引进长效机制。

4月9日,深创赛第三届国际赛物联网专业赛决赛现场。

海归岛是宝安探索海外“人才+项目”引进机制的一个创新,也是一个缩影。2018年,宝安深化与国家外专局战略合作,成功承办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宝安分会场暨首届“宝安国际人才周”系列活动并获“突出贡献奖”。首次承办中国深圳创新创业大赛国际赛德国、瑞典、加拿大三大分站赛,引进7个国际赛高端人才团队携创新项目落地,其中4个团队完成首轮融资,部分团队已获百万级订单。

数据统计,2018年以来,宝安区引进留学生入户570人,同比增长90%;12个留学人员创业项目获市资助,居全市各区第二;此外,宝安区还与4家德国人才组织签署意向合作协议,通过招商与引智相结合的形式,促成德国双元制职业培训项目顺利落地宝安。

今年宝安再次承办中国深圳创新创业大赛国际赛,近期德国、加拿大、瑞典三个分站赛已圆满落幕,并决出晋级项目。4月9日起,55个晋级项目将齐聚宝安同台竞技,参加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信息科技)、先进制造行业决赛和物联网专业赛决赛,充分展示最前沿的科学技术和产品,推动科技与产业融合促进。

人才工作关键在引,核心在用。宝安在“人才+项目”引进机制上,做到了更用心、更精准、更顺畅,用优质高效的服务让人才专注创新创业。

如今,在宝安人才园设立政务服务人才专业分厅,为海外人才落地入户、人才认定、奖励补贴申报等提供一站式服务。以最小颗粒度理念制作政策指南,让海归一图读懂政策。为海外创业团队提供“一对一”专队服务,及时解决团队落户、注册等个性化问题。

在了解了宝安人才服务和创业环境后,带着纳米级空气净化新技术项目来宝安参赛的瑞典嘉宾Gustav,赞不绝口,他表示:“与世界其他城市比起来,宝安拥有绝佳的地理位置和创业氛围,在中国,我会考虑在这里设立分公司。”

做强人才精准服务:发挥宝安人才园国家级产业园平台作用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人力资本理论,并明确指出:人力资本是当今时代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宝安坚持将人才作为赢得国际竞争力的战略资源。区人力资源局更将深化人力资源服务供给侧改革作为重点任务,不断用“活”政策,做强人力资源产业扶持、海内外引智、人才精准服务。

宝安人才园区在建设过程中突出智慧园区建设,创新建成人才驾驶舱、人才地图和智慧服务系统。其中,人才地图收录人才数据2.6万多条,通过数据分析比对为宝安区完善人才政策、对接产业人才需求提供参考。园区还将24个人才服务事项办理关口前移;高层次人才认定及奖励申领实现全网化“并联”审批,将时限压缩至原来的1/3。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接收实现系统“秒批”办理,高层次人才引进当场办结。

除此,宝安人才服务还特别注重走向基层、贴近群众,借助宝安人才园的影响力,联合西湾党群服务中心,开设宝安人才园西湾分园,成为宝安区首个街道层级的人才园。

随着人力资源产业逐步发展壮大,2018年园区内入驻机构已实现营业收入5000多万元。

实力带来成效,2017年10月,深圳国际人才交流中心正式落户宝安人才园。2018年10月,宝安人才园获批成为“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积极依托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国家级人才交流中心+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三大平台,宝安再起航,开启人力资源发展新时代。

2018年,宝安人才园共举办各类活动100多场,服务企业7000多家次、企业人力资源经理6000多人次、群众10万多人次。成功举办东欧院士宝安行、构建人才生态沙发论坛等国际性活动。宝安人才服务屡获点赞。

良好的人才环境,一流的服务,使宝安成为企业、人才奋斗的摇篮。截至2018年底,全区登记注册商事主体72万家,其中制造业企业4777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208家,居全市第一位;国高企业3941家,总数全省区、县第一。综合实力居全国百强区第八,工业居全国百强区第六。2019年,获得《中国区县专利和创新指数》中国创新百强区第二名。

宝安,逐浪湾区建设大潮,谱写“湾区核心、智创高地、共享家园”的新篇章。

编辑 李怡天

(作者:读特记者 李亚男 通讯员 陈海广 魏华山 吴丽菲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