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八旬美术史学者薄松年去世,从事美术史教学与研究超60年

读特记者 尹春芳
2019-04-03 17:44
摘要

他在中国美术史教学、中国美术史教材编写、宋元绘画研究及民间美术调查与研究方面多有贡献。

知名美术史家、美术史教育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薄松年于4月2日上午9时51分在北京医院病逝,享年87岁。据悉,薄松年从事美术史教学与研究超过60年,其学术研究的特性是熟知历代、重在宋元。他在中国美术史教学、中国美术史教材编写、宋元绘画研究及民间美术调查与研究方面多有贡献。

薄松年于1932年出生于河北保定。1950毕业于保定师范学校。他在保定师范学校期间,其思想性格深受其美术老师,著名花鸟画家汪慎生的弟子范学礼影响。薄松年毕业后赴河北雄县师范学校任教,开始在《新民报》发表关于美术史论的文章和绘画作品。1952至1955年,薄松年作为调干生到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学习,师从著名美术史家王逊教授。1955年毕业后,担任王逊的助教工作,次年,王逊主持筹建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薄先生参与了其中的许多具体工作。

留校后,薄松年从事中国美术史教学。先后曾开设中国美术史、中国绘画史、宋代美术(断代史)等课程。其著作有《中国美术通史》(隋唐及宋辽金两卷)、《中国绘画简史》、《中国年画史》、《吉祥图案及家庭诸神》(英文版)、《中国年画》、《中国门神画》、《中国灶君神马》、《中国民间美术全集》(山西卷)及《南宋四家 》、《郭熙》、《赵佶》、《马远》、《 黄公望》等古代画家研究专著。

薄松年在宋元绘画研究方面著述颇丰。他治学严谨,代表作之一是他在1957年发表的《〈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及其时代意义》,至今仍引导着人们对该图的基本认识。1979年,经启功先生的提示,薄松年与陈少丰在北京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找到了《林泉高致集》明抄本,发现了其尾篇——《画记》,对其进行了校注,深化了对《林泉高致集》和郭熙其人其作的研究,发表了《郭熙父子与林泉高致》。他写的《宋徽宗时期的宫廷美术活动》,最早深入研究北宋宫廷绘画和画院的建制,此外,还开展了李公麟、苏汉臣、梁楷等十多个宋代画家和一些明清画家的个案研究。此外,薄松年非常重视民间美术,很早就开始了民间美术的搜集和研究工作,他认为民间文化是我们的根,根没有了,民族的精神和灵魂也就失掉了载体。

编辑 赵偲容

(作者:读特记者 尹春芳)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