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馆馆庆70周年推重磅展览!从波提切利到梵高,52件杰作串起欧洲美术史
深圳特区报驻沪记者 匡彧
2022-11-11 14:52

经过两年多精心筹备,“从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将于2023年1月17日至5月7日在上海博物馆隆重举办。此次展览是上海博物馆“对话世界”文物艺术系列大展第二个展览,共展出52件油画作品,涵盖了波提切利、拉斐尔、提香、戈塞特、卡拉瓦乔、伦勃朗、克劳德、康斯特布尔、塞尚、马奈、莫奈以及梵高等欧洲艺术巨匠,这也是上海博物馆馆庆70周年为公众奉上的重磅展览。

一直以来,上海博物馆与全球博物馆在展览、学术、考古等领域的交流对话从未中断。2021年1月,成功举办“对话世界”文物艺术系列大展首展“东西汇融:中欧陶瓷与文化交流特展”。时隔一年,上博首度联手英国国家美术馆,成为此次亚洲巡展的首站,也是中国大陆唯一的合作伙伴,推出“从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将为观众讲述经典美妙的欧洲美术史。

展览共分为八个版块,以教科书式的方式,通过精选50位艺术巨匠的52件展品完整呈现从文艺复兴至19世纪后印象派的欧洲绘画史,观众在欣赏艺术盛宴的同时,也能从中一窥横跨400余年的欧洲美术史缩影,这也完美契合英国国家美术馆的定位和气质。

第一版块:“波提切利和15世纪意大利绘画”

波提切利《圣泽诺比乌斯的三个奇迹》

本版块将展示在15世纪意大利绘画全盛发展时期两个截然不同的流派。以乔瓦尼·贝利尼为代表的威尼斯画派,艺术家们崇尚自然主义,善用色彩;而佛罗伦萨的画家,更注重线条和结构出现了波提切利这位当时被誉为最好的画家。观众可在本版块看到梅西那《书房中的圣哲罗姆》、贝利尼《圣母子》和波提切利《圣泽诺比乌斯的三个奇迹》等名作,近距离观察当时不同流派画作的差异与特点。

第二版块:“拉斐尔和意大利文艺复兴全盛期”

提香《女子肖像》

“文艺复兴”意为“重生”,是对古希腊古罗马艺术、科学和文化的致敬和再度发现,14世纪末起源于意大利,至16世纪初发展到全盛期。本版块中观众可看到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艺术家们创作的宗教艺术、肖像画、历史和神话绘画,如拉斐尔的《圣母子像与施洗者圣约翰》、提香的《女子肖像》、柯勒乔的《维纳斯、墨丘利与丘比特》等,从中感受古典主义在画家笔下的“神圣力量和重生”。

第三版块:“戈塞特和北方文艺复兴”

阿尔特多夫《人行桥风景》

欧洲北部艺术家们的兴趣更多倾向于各种各样的宗教和世俗化的题材,通常着重于描绘材质和细节,呈现栩栩如生的人物和场景。北方文艺复兴中最有造诣的画家之一是戈塞特,本版块将展出戈塞特的《年轻公主》、阿尔特多夫的《人行桥风景》以及布克莱尔《四元素:水和火》等,观众可从这些作品精细自由的笔触中体会早期荷兰派绘画特点。

第四版块:“卡拉瓦乔和意大利西班牙的巴洛克绘画”

卡拉瓦乔《被蜥蜴咬伤的男孩》

巴洛克时期的绘画特点为动态的构图、生动的色彩以及强烈的情感表达。意大利画家卡拉瓦乔提倡一种全新的、激进的风格,他用强有力的笔触,擅用戏剧化的光线赋予人物形象以强烈的存在感。本版块将展出卡拉瓦乔的《被蜥蜴咬伤的男孩》,在这幅作品中,卡拉瓦乔成功捕捉到了被蜥蜴突然咬到后男孩一瞬间的表情和动作,极为生动,让观众能直接感受到男孩的痛苦和惊讶,并将其演变成一个生动的故事,这便是卡拉瓦乔艺术中的革新,对欧洲艺术家产生了持久影响。

第五版块:“伦勃朗和17世纪北欧绘画”

伦勃朗《63岁的自画像》

德·霍赫《庭院里的音乐会》

伦勃朗和凡·代克是17世纪欧洲北部的杰出画家。凡·代克擅长描绘贵族服饰的鲜艳色彩和奢华质地;而伦勃朗则发掘了颜料的无限可能性,用层次丰富的光线和阴影勾勒出人物丰富的面部表情。本版块将展出凡·代克的双人肖像画《约翰·斯图亚特勋爵与其兄弟伯纳德·斯图亚特勋爵》及伦勃朗的《63岁的自画像》,两人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可从这两幅作品中窥见一斑。荷兰“黄金时代”的画家代表分别是斯汀和德·霍赫,两人最常描绘的主题便是家庭生活场景,观众可在本版块欣赏到斯汀的《旅馆内部(“碎鸡蛋”)》和德·霍赫的《庭院里的音乐会》。同时,这个时期也诞生了许多欧洲美术中伟大的风景画家和海景画家,许多著名画作亦可在本版块一饱眼福。

第六版块:“卡纳莱托和18世纪欧洲绘画”

卡纳莱托《威尼斯:卡纳雷吉欧区入口》

18世纪见证了一场巨大的文化现象——“壮游”,富裕的年轻人开始游历整个欧洲,他们一边欣赏过去伟大的艺术,一边委托艺术家创作全新的作品,包括巴托尼的肖像画,以及韦尔内和卡纳莱托所作的风景画。本版块将展出卡纳莱托的《威尼斯:卡纳雷吉欧区入口》,卡纳莱托以描绘威尼斯风光而闻名,对威尼斯的特色建筑及人文风情有着深刻的情感。他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建筑细节,并用明亮柔和的色彩烘托氛围。

第七版块:“梵高和印象派绘画”

马奈《咖啡厅演奏会的一角》

塞尚《画室中的火炉》

印象派画家通常指19世纪晚期在巴黎工作的一批艺术家。“印象派”一词最早带有贬义,用来批评这群艺术家的作品风格。该运动的代表人物包括:马奈、塞尚、雷诺阿和莫奈。他们常用明亮的色彩笔触来突出光影变化的效果。莫奈在晚年隐居到法国北部的吉维尼小镇,在那里,他建造了一个大型工作室和花园,细心栽培了将近200种鸢尾花,这些花给画家带来了无穷的灵感,也成为其晚期绘作的灵感来源。本版块将展出马奈的《咖啡厅演奏会的一角》、塞尚的《画室中的火炉》、雷诺阿的《浴者》以及莫奈的《鸢尾花》。

梵高《长草地与蝴蝶》

高更《窗前果盘和啤酒杯》

高更和梵高之间曾有过一场热烈的友谊,他们同样也是印象派后期最著名的画家,尽管在世时都没有受到赏识。高更非常欣赏塞尚,并试图在作品中模仿后者的构图。而梵高则偏好耀眼的色彩和生动的笔触,使人感受到强烈的自然活力。本版块还将展出梵高的《长草地与蝴蝶》,这幅画作于其自杀前不久。从他所住的精神病院窗户向外眺望,有一片杂草丛生的花园,梵高以此创作了好几幅作品。梵高用画笔感知生命,用明艳丰富的色彩描绘世界,使其作品充满生命力。

第八版块:“透纳和英国绘画”

透纳《海洛和利安德的离别》

承袭17世纪凡·代克及其他著名肖像画家奠定的传统,庚斯博罗和劳伦斯为当时英国社会中的显贵人物作肖像画。观众可在本版块看到庚斯博罗的《拉尔夫·朔姆贝格博士》及劳伦斯的《查尔斯·威廉·兰姆顿肖像(红衣男孩)》;并可从康斯特布尔的《史特拉福磨坊》中欣赏到其笔下的英国风景和独特的艺术手法。

本版块将展出透纳的《海洛和利安德的离别》,作品主题来源于古希腊著名的爱情故事。透纳的作品显示出其对荷兰黄金时代海洋绘画的深入了解,也可以看出对克劳德的极力推崇。透纳的风景画充满了由光影效果烘托的诗意氛围。

(本文图片均由上海博物馆提供)

(原标题《上海博物馆馆庆70周年推重磅展览 从波提切利到梵高,52件杰作串起欧洲美术史》)

见习编辑 陈丽玲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范锦桦 三审 詹婉容

(作者:深圳特区报驻沪记者 匡彧)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