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中纹”之美!首届中华符号数字化创意设计大赛故宫启动

读特驻京记者 陆云红
2019-03-28 13:25
摘要

“发现‘中纹’之美!

3月28日,由故宫博物院、中国紫禁城学会及金山办公软件共同发起,中国紫禁城学会和金山办公软件联合承办的“发现‘中纹’之美——首届中华符号数字化创意设计大赛”在故宫博物院正式启动。

“‘中纹’取得很有意思”,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表示,“用以指中华文化背景下的纹理图案,涵盖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主要符号元素,这些符号元素的背后,其实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通过各种现代演绎方式,让固态的中华传统文化焕发出具有鲜活生命力的光彩。”

单霁翔说,这次活动以故宫博物院为起点,旨在从故宫博物院的建筑、藏品等文化资源出发,唤起民众全面“寻找、发现”生活中承载中华文化符号的热情,形成“发现中华符号”→建立“中华符号库”→“再塑中华印象”的过程和目标。既推动了“传统文化+生活方式”的普及和推广,也是故宫数字化的又一次新的尝试。

此次大赛主要有三个目标:通过广大设计师对源于故宫的“中华符号”的创意设计,将其演绎成为具有中华美学理念的现代符号,并建立“中华符号库”,将五千年的文化沉淀转为数字化永久保存;以故宫文化符号为基础,由金山办公软件开发设计“金山办公软件-故宫版”,形成中文特色的专属办公软件,成为国人传扬民族文化的数字化载体;启动线下训练营“纹学院”,通过邀请专家导师对故宫文物的文化阐释和符号解读,定期招募学员进行研修和设计实践,在设计理念及创作思路上给予帮助和引导,以完成“发现美-演绎美-创造美”的过程,为中华符号与互联网的完美结合提供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

“中纹”包括附着于书法、绘画、器物、建筑、织物等物质载体上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在中华文化符号元素上,故宫博物院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宝库,占地106万平方米的木结构古建筑群、186万余件(套)跨越各个时代的文物,承载着中华文化数千年积淀的文化精品,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发现“中纹”之美,就是要通过发现故宫博物院建筑、文物中蕴含的各种符号,解析中华文化的美学密码。

此次活动将通过符号提取-符号演绎(设计)-符号应用三个环节,让中华传文化符号成为现代人工作、学习、生活中视觉识别和意境交流的媒介,从而实现让故宫博物院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目标。活动以金山办公软件为应用平台,让大众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办公场景中使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民众,特别是年轻人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和认可。

中国紫禁城学会会长冯乃恩、金山办公软件首席执行官葛珂、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研究员阎崇年、故宫博物院研究员王素等各界专业人士出席本次发布会。与会专家从书仪、服饰、建筑等专业领域深入阐述了以故宫为代表的“中纹”的文化内涵,并从传统文化进行数字化并落地应用的角度,提出借助互联网科技力量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价值的创新设想。

编辑 张克

(作者:读特驻京记者 陆云红)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