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2016年深圳市政府重点工作和政府民生实事项目,社保“同城通办”试点项目备受瞩目。连日来读特记者走访深圳市社保各区分局,发现这一年多来社保“同城通办”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实现社保业务快速、无障碍流转,变“群众跑腿”为“信息跑路”,变“群众来回跑”为“部门协同办”,广受市民好评。
“大鹏新区辖区面积607平方公里,各街道、社区分散,交通不便,大鹏社保站、南澳社保站到社保大鹏分局距离分别为9.1和16.5公里,群众办理社保业务往往需要长距离、往返奔波,非常麻烦。”深圳市社保局局长曾思克向读特记者介绍,大鹏新区社保“同城通办”旨在通过优化业务受理流程,推进业务标准化和规范化办理,使参保企业和参保人在区一级层面实现社会保险业务通办,并通过试点工作为深圳市社保“同城通办”的全面铺开提供经验。
要实现社保业务“同城通办”,首先必须要实现业务标准化,统一流程、简化材料,避免因流程不清或业务受理材料不一致造成参保人多次往返。“我们为参保企业与参保人提供明确、详细的指引,通过与其他部门信息共享等方式最大程度削减办理各险种业务需提交的材料,为参保人节约时间和精力。”曾思克介绍,如办理退休业务时将原来先收存参保人档案,审核后再返还参保人的做法改为窗口服务通过扫描仪或高拍仪留存档案影像资料,原始档案当场退还;市外就医的普通门诊报销申请资料不再要求提交门诊病历和门诊检查报告单,普通住院费用报销不再要求提供入院记录、长期和临时医嘱单、出院记录、相关检查化验报告单及手术记录等住院病历材料。
大鹏新区突破社保业务属地化管理的局限,疏通渠道。不仅是新区辖内,其他行政区的参保单位和参保人,均可就近选择在社保大鹏分局、大鹏社保站和南澳社保站办理各项社保业务,窗口无差别受理后流转到所属分局或社保站后台处理,实现社保业务快速、无障碍流转。
而在位于竹子林的深圳市人才园,读特记者采访发现,人才园社保窗口从去年10月试点“同城通办”业务以来,按照前台窗口受理,再通过系统流转到各分局后台进行承办处理的模式,极大方便办事群众,目前整体运行平稳。现绝大部分业务已实现“同城通办”(直属分局特殊业务、社保退费及退休人员异地验证等业务因设备和权限问题需到分局办理)。截止目前,通过社保业务受理系统流转至各分局受理业务8756宗,其他不进入社保业务受理系统业务(包括材料不齐退回未进入社保业务受理系统受理、即来即办业务、转自助终端办理业务等)12910宗,咨询15253宗。
因社保业务种类繁多,参保人情况复杂,各分局具体细节标准不一,所以社保业务遇到的各种疑难杂症较多,社保业务受理系统经过各部门的协同努力,日渐完善。下一步人才园社保窗口将扩大“同城通办”业务范围,推进业务标准化,为所有分局实现“同城通办”打下基础。
实习编辑 木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