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畅销书《大数据》《数据之巅》后,著名信息管理专家、科技作家涂子沛的新作《数文明》已由中信出版集团策划出版。3月3日下午,涂子沛携《数文明》来到深圳书城中心城,与到场市民探讨如何成为数据时代的高能个体。
对于新书《数文明》的书名由来,涂子沛称,因为大数据的出现,人类历史上一些微妙、隐性、甚至曾经难以捕捉的关系和知识,今天都可用数据清晰、客观、精确地还原再现。过去建立在文字基础之上的“文明”,逐渐演化为建立在数据基础之上的“数明”,为便于读者一眼了解书中主题,便将书名定为《数文明》。书中运用众多生动实例、故事加以阐述,并试图“对人类文明重新进行话语建构”,以强调在数据时代的信息社会,数据搜寻、记录与运用能力的重要性。涂子沛认为,对个人来说,掌握未来发展、演进的方向非常重要。在数文明的时代,通过记录赋能,个人会成为高能个体,一个具备数据意识、数据头脑和数据技能的数据公民更容易获得成功。
从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系毕业以后,涂子沛曾在武警部队和政府部门工作十年,深圳是他踏入社会工作的第一站。他曾走过深圳的边境线,担任过边防巡逻艇的指挥,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在职期间还曾开发过全国第一个反偷渡遣返信息管理系统。在谈起大数据在城市治理方面的应用时,他表示,深圳应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方面持续发力,信息技术可成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深圳有条件成为一个具有数据优势的“数治”城市。
现场气氛热烈
在现场演讲中,涂子沛时常提到书中所强调的“数商”概念,即个体在不同的时间、地点获得不同数据的能力,搜索、记录、整理、保存、洞察、控制数据等,都是数商的一部分。“当我们身处信息丛林,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找到合适的信息,让脑中数据与外部数据充分激荡”,于个体和组织乃至国家而言,有着决策性的重要意义。
“信息一定在,就看你能不能找到”。涂子沛表示,当历史逐渐由数据书写,“差不多先生”和“找不到女士”会在不断完善的社会信息框架、信息基础设施和更为成熟的数据观念中渐渐消失。当一切都可追本溯源、有据可查,人类将能够清晰、客观地认知和管理自己以及所生活的社会,数据已成为文明发展的“金线”。
编辑 陈冬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