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亮携新书《燕食记》做客深圳 饮食经纬定位时代百味
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焦子宇 通讯员 张怀方
2022-08-21 10:25

“燕食,为日中与夕食。”自周朝起便已经奠定了一日三餐在中国人的饮食文化中的地位。8月20日,作家葛亮携新书《燕食记》于深圳书城中心城首发,以座谈形式向读者分享新书创作的心路历程,向众多读者展现由历史文火熬制而成的岭南食韵。

食味素晓人间事

《燕食记》是葛亮继《北鸢》《朱雀》后潜心淬炼的全新长篇小说。作者从岭南风物起笔,在时光的缝隙中将历史的沧桑巨变留存在味蕾的记忆中。小说沿着饮食文化的发展脉络,以师徒二人的传奇身世及薪火存续,见证辛亥革命以来,粤港经历的时代风云兴变。笔触深入近代岭南的聚散流徙,从商贾政客、革命志士、钟鼎之族、行会巨头等传奇人物到市井民生,小说凭借关于美食的跌宕故事,以细致入微的文笔,生动描摹出中国近百年社会变迁、世态人情的雄浑画卷。

当被问起小说为何以《燕食记》为名,葛亮表示,“燕食记”意为日常的午餐与晚餐。而题目中的“燕”音同“宴”,意为所有人的盛宴。“‘民以食为天’,这一日常俗理从士大夫阶层至民间大众都拉入岭南饮食的烟火气息中,这是潜藏在味蕾深处的、大众的平凡。”葛亮说。

领风物观人情

饮食既是日常所需,也是一把保留民族记忆的钥匙。在食物的牵引下,历史发展与人们的饮食习惯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岭南风物也将带领人们细思传统文化永葆活力的原因。

在六年前的《北鸢》中,文笙的母亲昭如说,“中国人的那点子道理,都在这吃里头了。”正是这句话,成为了《燕食记》创作的先声底蕴,中国文化传统里“常与变”的辩证与博弈在师徒二人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小说中茶楼的历史流转也在试图唤醒刻在中国人的饮食中的文化基因。

屈大钧在《广东新语》中提及:“天下所有食货,粤地几尽有之,粤地所有之食货,天下未必尽也。”岭南饮食文化海纳百川,各地传统都能在这个文化容器中实现自我生长。在开枝散叶中,不同地区之间的丰饶交汇打破了以地缘为根的文化记忆。时代的打磨使得更多元的、深层次的传统文化在续接碰撞中去芜存菁、推陈出新,来自天南地北的不同菜系都可以在岭南落地生根,岭南历史由此成为了记录经济形态与文化形态变革的密码。

夙夕燕食渡春风

谈起《燕食记》的语言风格,葛亮表示写作过程本身其实是一种享受,但在叙事过程中语言选择是需要细细推敲的。粤语对于岭南气象的塑造有先天优势,可以将保持文字本身在地的鲜活感。他希望这本小说可以在将方言有机融入的同时,不同地域的人们都在文字中找到自己的情感归宿。

岭南文化的融通对于年轻人的交流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葛亮在活动现场向读者发起对于家乡美食的提问,而在读者的回答中,食物作为唤醒不同地区文化的钥匙,承载了大多数人的情感回忆。无论是站在历史角度逐本溯源,还是细述年轻一代交流沟通,以食物为载体的文化体系也在地缘的融合之下彼此渗透。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希望在读过这本《燕食记》后,每个人的味蕾深处都能够忆起令人熟悉的乡味,在街头巷陌的烟火气中松弛自然,返璞归真。

(图片由全国新书首发中心提供)

(原标题《葛亮携新书《燕食记》做客深圳 饮食经纬定位时代百味》)

见习编辑 钟诗婷 审读 刘春生 审核 桂桐 许家宜

(作者: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焦子宇 通讯员 张怀方)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