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第十七届杰赛普国际法模拟法庭全国选拔赛”在云南举行。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代表队在全国51支队伍的激烈角逐中表现优秀,荣获团队一等奖。在单项奖评审中,林逸夫和屈刚毅同学荣获中国赛区最佳辩手。
此次国际法学院代表队由崔璐婷、林逸夫、屈刚毅、尹文杰四位2017级同学组成,由助理院长Christian Pangilinan担任指导老师。面对紧张的课程压力,四位同学既担任研究员的角色,也担任辩手的角色,通过高强度的法律写作和庭辩训练,强化了在跨国法律实践课上学习的辩论技巧。国际法学院杰赛普模拟法庭俱乐部的各位优秀校友也向队员们提供了帮助和建议,成为队员们备赛的坚实后盾。
在循环赛中,国际法学院代表队先后对阵北京大学、中山大学、上海海事大学和云南大学代表队。在对阵交锋中,四位队员沉着冷静,以扎实的国际法基础和出色的英语表达能力,赢得了法官们的一致赞赏。
今年组委会从200余名参赛学生中评选出15名最佳辩手,国际法学院林逸夫和屈刚毅获此殊荣。林逸夫表示,研一的美国法训练使得国法学生在参赛初期具有一定的优势,跨国法律实务课程极大地锻炼了书面文书的写作能力,Q3时该课程的结课以及院内模拟法庭选拔赛又锻炼了口头辩论的能力。尽管如此,队员们还是会惊叹于杰赛普比赛对法律检索量的要求。杰赛普不仅仅是一场持续两天的比赛,更是一场漫长的旅程,旅途上收获的是队友的并肩作战,教练的谆谆教导和校友们的支持帮助。屈刚毅认为,“杰赛普是一群热爱国际法的朋友一年一度的狂欢,虽然比赛过程十分激烈,但正是国法独特的苏格拉底式教学和扎实的普通法教育,使国法在诸多名校中脱颖而出。”
据悉,杰赛普国际法模拟法庭比赛是由美国国际法学生联合会主办的专业性法律辩论赛。自1959年举办以来,将近有60年历史,每年吸引100多个国家的900余所大学参赛,是目前国际上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模拟法庭比赛,被誉为国际法学界的“奥林匹克竞赛”。自2003年引进中国大陆以来,在全国高校中的认可度和影响力逐步扩大。国际法学院代表队曾于2013年荣获中国赛区冠军,2017年-2019年连续三年荣获中国赛区一等奖。
编辑 郑蔚珩